当前位置: 首页> 联盟新闻> 【合唱资讯】童声合唱的要领,您掌握了吗 ?
  • 【合唱资讯】童声合唱的要领,您掌握了吗 ?
  • 2021-11-02 04:06:41






  • 童声合唱训练刍议

    王晚霞

    摘要:合唱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广阔的表现范围,是具有极高审美价值和较高层次美学内涵的艺术形式。合唱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中小学生音乐鉴赏和表演水平,丰富音乐体验,陶冶性情的重要途径。多年来的合唱训练和教学实践,对童声合唱训练和教学有了一些积累、思考和研究。“守恒、对话、照应”三种有效策略,望能给中小学音乐教师在童声合唱训练和教学上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童声合唱讲究整体声音的和谐、统一。要想达到童声合唱的理想效果,需要合唱团长期规范的训练,需要优秀的指挥和团队的合作默契。然而,在中小学合唱训练和教学实践中,诸多音乐教师对合唱训练和教学具有“畏惧”心理。几年来,通过训练、辅导音乐女教师合唱团和童声合唱的过程中对改进、提高童声合唱训练和教学的有效策略有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一、守恒

    1.建立恒拍意识,培养音乐空间感

    在童声合唱的过程中建立恒拍意识很重要。练习可以从简单的拍恒拍、走恒拍开始。

    (1)均匀、准确地拍击出每一个拍点

    音乐的速度与音乐的形象关系非常密切,在歌谱中都有一些常用的速度标记,如,中速、中速稍快、快速等。在训练中,可以先合着教师的速度拍击,然后a听着音乐拍击,每首歌曲或乐曲的音乐情绪不同,音乐的速度也会不同。我们可以先从中速的音乐开始练习,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一定要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均匀、准确地拍击出每一个拍点。

    (2)走恒拍

    稳定的恒拍感是表现音乐节奏感和音乐速度感的能力基础。表现恒拍的空间练习——走步(即听着音乐按照歌曲或乐曲的节拍原地踏步或小步走动)。看似简单的空间走动其实并不简单。做走步练习时,要求自然地随着音乐走动于教室,明确方向,由直线到曲线,想好自己要走的路线,再到空间的方向转换;也可以走恒拍手拍击不同的节奏等,走恒拍的所有练习都要求仔细聆听音乐,控制自己的速度,合上音乐中的拍子,做到不说话不碰撞。

    2.强化节奏训练,培养音乐稳定感

    德国当代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由此可见,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可以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和源泉。

    (1)利用客观性进行的节奏练习

    节奏是客观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如,脉搏、呼吸、日落日出、潮汐、钟表、火车匀速行驶等都是客观存在的节奏。教师可利用这些客观存在于身边的节奏,建立参照物,形成心理恒拍。例如,以四分音符为恒拍,其他的节奏就与四分音符相对照,并找到之间的关系,学习感受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二分音符等。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数字游戏开始训练,如,在黑板上写出12 3 4四个数字,先给学生一个恒拍,让他们按照均匀的速度来念,可分成全班念、小组念等多种形式,目的就是让学生牢牢掌握恒拍。然后教师随意的擦掉一个数字,用刚才给的一样的速度匀速念出数字,要求将擦掉的数字在心里念,其他的数字念出声。更可以擦掉更多的数字或增加数字始终按照恒拍来念。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恒拍,同时增加思想的集中力,达到一举数得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编创不同时值的节奏、音符、休止符等,套用以上的方法作更多形式的练习,来强化音乐节奏感。

    (2)利用语言性进行的节奏练习

    将语言引进音乐教学是奥尔夫对学校音乐教学的一项伟大贡献。每个人自出生后要学两种基本的能力,一是说话;二是走路。从学生熟悉喜欢的儿歌开始,运用节奏朗诵进行教学,在掌握单声部儿歌节奏后,可适当配合进行多声部的朗诵教学,如卡农,即有规律的先后说同一首儿歌。可以从二声部开始练习,然后到三声部、四声部的多声部练习,让学生一脑多用,通过学习和别人的合作,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而利用语言性进行的节奏练习,也让歌词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是一种培养学生具有高素质音乐素养的高效益教学形式。

    (3)利用动作性进行的节奏练习

    奥尔夫在他的“原本性”理念中强调了动作与音乐的融合。所谓的动作指的是根据一条节奏,用动作表现出节奏的力度、速度、韵律感等,这是一种由内而发的较高层次体现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的表现。在音乐律动中,要发现动作的变化与乐句、乐段变化的关系。如,最弱的乐句,在力度上可以用小幅度柔软的动作表示,空间上以原地收拢为主;随着节奏的推进,力度的变化,可以通过空间的扩张,动作的加大表示;乐句的最强处或高潮处可以加上跺脚、拍手等身势将节奏推向最高潮。

    3.运用辅助手段,建立内心音准感

    在童声合唱训练和教学的诸多方面中,音准训练很重要且难度也最大。音准是合唱的基础,是合唱团做到和谐、统一的保证。正确掌握音准训练的内涵,运用音乐教学辅助手段,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积极调动合唱队员的听觉意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促使每位合唱队员都有较好的音乐听力和音准辨别能力。

    (1)用“柯尔文手势”建立音高概念

    英国人约翰·柯尔文于1870年首创了一套用于音准训练的手势。这种手势利用七种不同的姿势代表音阶中的七个唱名,通过空间中所处的不同高低位置,显示出音阶中各音的高低关系。该手势在自己身体的正前方做出,很多手势与相关唱名的发音有暗示性的联系,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对于单旋律,通常单独用右手做;用双手的配合和轮换可以做转调练习;在二声部训练时,用双手同时做出两种手势,来指示不同的声部;节奏较疏的复调性三声部训练中,教师也可用双手指示。

    (2)利用“图形谱”辅助音准训练

    图形谱是一种新的音乐记录符号体系,是用图形(线条、颜色、形状、符号等)试图表现音乐各要素的可视觉形式。可以通过卡通图谱使歌曲的音高关系更直观;可以让学生用最通俗的图画形式来表现音乐。简易图形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准,在使用图形符号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认为最明白的图形或颜色来表示音乐,并要求能够解释自己的图形谱,在不断练习中锻炼学生的能力。

    (3)利用乐器辅助音准教学

    利用钢琴进行音阶练习、听音训练等已屡见不鲜,在这里我要着重强调的是运用课堂小乐器来辅助音准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固定音高的课堂小乐器,如,口风琴、竖笛、口琴等,这些乐器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以及节奏感和音高感。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歌曲时,运用课堂小乐器进行识谱练习;在多声部训练中,利用课堂小乐器进行吹奏本声部的旋律,这样不会跑调,便于把握自己声部的旋律;还可以利用课堂小乐器为复杂的歌曲或是欣赏乐曲配以简单的伴奏,建立音高的纵向感;甚至把课堂小乐器运用在很多生动有趣的音乐练习中,如,乐句接龙、填写终止音、即兴创编等,这些都是利用乐器辅助音准教学的有效手段。

    (4)巧用轻唱与清唱,提高音准的驾控能力

    合唱训练要从“轻、高”练起:轻,开大口腔,有控制地轻唱;高,指摆脱下巴舌根力量的发声的高位置。有了轻,才会去听,聆听自己的声音,聆听各个声部的声音,并适当进行调控和磨合。合唱训练还要经常利用“清唱”,来提高学生音准的驾驭能力,这对音乐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耳朵,要会听辨学生的演唱音准情况,及时调控,并准确范唱。如果教师都唱不准的话那怎么让孩子唱准呢?音乐教师在范唱时要做到精益求精,要在没有钢琴的伴奏下就能把歌曲唱好(如,作品各个声部的音准、各类音乐记号、情绪甚至地方特色等细小的环节),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二、对话

    童声合唱的训练和教学,是人与人、人与作品的对话,是心灵与音乐的对话。

    1.合唱指挥与合唱作品的对话

    作为一个合唱的训练者和指导者,一定要对合唱作品加以研究,通过读谱、分析、聆听等手段,做好案头工作,真正走进创作者的内心深处,尽可能多地理解作曲家对本首合唱作品所要表达的音乐内涵,能较深刻地理解合唱作品发展变化、结构、调性、和声布局、乐句乐段旋律的层次对比、交叉连接以及作品的风格、情感等。有了与作品深入的对话,才能编创出相应的节奏、视唱、发声等基本练习,才能更好地诠释和表现合唱作品。

    2.合唱指挥与合唱团员的对话

    作为一个合唱的训练者和指导者,一定要对自己的训练辅导对象加以研究;要多形式、多角度地了解他们的音色、音域、表现力等,熟知他们的强项和弱项,选择适合他们的合唱作品。要更多地让他们熟悉自己指挥的手势特点,达到互相信任、互相默契。严格训练的同时,又要多尊重、理解他们,激发他们的信心和热情。只有真正地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产生心灵的对话,才能共同演绎好合唱作品。

    3.合唱团员与合唱作品的对话

    合唱指挥与合唱作品的对话很重要,而合唱团员与合唱作品的对话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合唱作品需要合唱团员用他们的声音来表现和演绎作品,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对合唱作品作全面的分析研究,与合唱作品进行对话,才能在演唱作品时较好地完成作品所要求的呼吸、音量、速度、音色、起声、共鸣、咬字吐字、用声等,才能把握好作品的风格和音乐内涵。

    4.合唱团员与合唱团员之间的对话

    合唱团员(或学生)在合唱团里就是一个整体,他们必须互相配合,互相尊重,互相谦让,达到非常默契的状态,要寻找更多的共性,千万不能逞个人英雄主义。在合唱团中,每个声部都非常重要。不要觉得唱高声部的就是高水平,唱低声部的水平就差一些,其实合唱需要大家共同的配合和依托。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合唱团员,要学会倾听、包容、配合、调整,团员之间有了“心灵感应”,才能完美演绎合唱作品。

    5.合唱指挥、合唱团成员与伴奏的对话

    合唱的伴奏至关重要。一个好的钢琴伴奏是一个合唱团优秀的副指挥,对合唱团的演唱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不仅需要伴奏者认真练习、熟练弹奏伴奏谱,领会作品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内涵,还要熟知指挥者的手势、要求、习惯等,才能对指挥的要求心领神会。伴奏者还要深入了解和熟悉合唱团的“秉性”,才能在合唱团演唱时起到画龙点睛、推波助澜的作用,才能使合唱团的所有成员真正达到心与心、心灵与音乐作品的对话。

    三、照应

    合唱表演艺术有音域宽广、力度变化大、气息悠长、音色丰富、对比手段多等艺术特点和艺术要求,所以我们在演唱时要特别注意照应。

    1.声部内的统一照应

    童声合唱在用声上尽量做到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使声音谐调、平衡、统一。通过集体发声练习等,寻求声音的共性,使声音状态、强弱、口形以及吸、呼、起、收都尽量一致,这样才能求得声音的统一与和谐。声部内的互相磨合、控制、照应,才能达到声部自身的统一,即合唱声部中“横”关系的建立。

    2.声部间的平衡照应

    合唱艺术,始于和声之美。和声是合唱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难点所在。音响的平衡、统一与丰富的音色变化,是合唱艺术的最主要技术核心。音响的平衡建立在良好的音准节奏基础之上,通过对音量、音色的适当调整使音乐织体各组成部分之间达到音响平衡,进而求得丰富的层次和完美的效果。要达到音响的平衡,每一个合唱团员需随时靠听觉来调整自己的声音,使其恰如其分地融入到集体当中。而这需要有认真的训练、长期的磨合与丰富的经验,才能达到声部之间的平衡照应,即合唱声部中“竖”关系的建立。

    3.声部间的配合照应

    合唱音色的震撼力与合唱队员人数是成正比的,合唱声部间的互相照应是由各声部相互配合而产生。主旋律声部是合唱中的主要声部,其他声部都根据它而决定本身的动态、音量和活动的幅度。合唱作品几个声部的和声,要想达到声音协调,音乐素养、合唱技巧当然是重要的,但音是人发出的,情是人表达的,只有做到声部之间的配合、照应、协作,才能达到用声来唱、用心来唱、用情来唱,才能做到心合、意合、情合、音合的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高奉仁.合唱指挥与排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秦德祥,杜磊.音乐课堂教学的经典方法[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教育局教研室)

    免责声明

    内容来自“2017-02-13 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推送“,版权属原作者,只提供学习交流。



    欢迎关注合唱谱公众号(hchp0755),共享合唱谱资料,促进同行交流!
    如需索取【合唱谱】高清图请加QQ

    【合唱谱共享群号】:210748859

    【声明:本公众号所发资料仅供内部交流,不可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若需要合唱曲谱创作,请联系QQ593711011  】

    【创作热线:0755-8937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