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联盟新闻> 斯拉夫人民族主义绝唱:催人泪下的苏联歌曲《向斯拉夫女人告别》
  • 斯拉夫人民族主义绝唱:催人泪下的苏联歌曲《向斯拉夫女人告别》
  • 2022-03-31 23:00:10
  • 催人泪下的苏联歌曲《向斯拉夫女人告别》

    (2012-09-03 13:05:25)








    2010年5月9日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举办了俄罗斯著名歌唱家扎拉的卫国战争专题独唱音乐会。在音乐会上,扎拉和俄罗斯著名演员德米特里•别富佐夫演唱了诗人拉查瑞夫填词的《向斯拉夫女人告别》(又译作《斯拉夫送行曲》)。扎拉动情地演唱,晶莹的泪珠沿脸颊流下,使听众产生了极大的共鸣,仿佛又回到了卫国战争年代送别亲人上战场的情景。观众中不少人跟着唱,一位老妇人甚至痛哭流涕。有人推测,她的亲人肯定牺牲在卫国战争中。据说苏联1918年到1928年出生的男性公民,到1945年只有9%幸存。可见牺牲之大,所以俄罗斯对卫国战争的纪念总是那么隆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2009年胜利日音乐会,或更早,扎拉已经和德米特里多次合作演唱过这首歌。下面就是这首歌的简谱版,由薛范译配。


    我也被这首歌深深感动,很想在老后代上宣传这首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正好八一军旗纵队的江虹看了我的播客里的《向斯拉夫女人告别》的视频,建议我做成博文,可以扩大宣传。不过他们唱的是俄文,要让读者了解为何歌者落泪,听者流涕,就必须配上字幕,而且最好是可以根据翻译的歌词学唱的译配。最初我没有找到薛范老师的译配词,自己摸索译配。译配既要押韵又要合拍还要文采还不能翻译错了违背作者原意,没有经验,真不好做啊。幸亏今天找到薛范老师的译配词(上图),如释重负,匆匆做成字幕。

    这首歌的曲作者是阿伽普庚(1884-1964)。他原是孤儿,9岁入伍,成为沙皇部队的司号员。1912年巴尔干国家爆发了反对统治他们数百年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斗争。这年秋天阿伽普庚就谱写了这首鼓励斯拉夫妇女送儿上战场的乐曲,所以今年9月正好是这首乐曲诞生一百周年。乐曲遂被起名为《向斯拉夫女人告别》。1917年阿伽普庚自愿参加了红军。后来一直在苏联肃反委员会的军乐队担任指挥。他的墓碑上就刻着《向斯拉夫女人告别》的乐谱。


    曲作者阿伽普庚

    起初这首曲子只是一首军乐曲,并没有歌词。此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俄部队的学生自愿兵填写了歌词《你抚育我们成长》,另有一个填词本叫《西伯利亚人民军》。内战期间这首乐曲在白军中非常流行,经常用《你抚育我们成长》等的歌词演出。因此有人认为此曲在苏联时代曾被禁止,实际上并非如此。后来这首乐曲流传到世界各国,尤其是斯拉夫民族的国家,他们又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填写了不同的歌词。

    前面说过,扎拉演唱的版本是由诗人拉查瑞夫写的。他在1984年纪念曲作者阿伽普庚诞辰一百周年时看到了《向斯拉夫女人告别》这首乐曲的乐谱的第一本出版物,乐谱的封面上一位斯拉夫姑娘正在和自己的爱人告别,背景就是巴尔干战争的场景(上图)。拉查瑞夫决心还原1912年阿伽普庚创作这首乐曲时要描述的场景,写出真实反映1912年时的斯拉夫女人们送儿送夫上战场的情景。他的歌词也有好几个大同小异的不同版本。

    1965年著名的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的词作家菲多托夫曾用这首乐曲填写了一首鼓舞战士上战场的进行曲式的歌词。这个版本由于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的演唱流传最广。在我国一提到《向斯拉夫女人告别》人们就想到这首歌。我国的一些合唱团体也用中文演唱过。

    由于这个版本写于1965年。所以原来的唱词里有“一七年我们唱着它进攻冬宫”。前苏联解体后,改成了“四一年唱着它保卫莫斯科”。在这个视频里实际上唱的还是“一七年我们唱着它进攻冬宫”。但这个视频的俄文字幕没有根据歌唱者唱的实际情况写,还是写的“Он Москву отстоял в сорок первом(四一年唱着它保卫莫斯科)”和这句的中文字幕“一七年我们唱着它进攻冬宫”就不一致了。下面是薛范译配的这首进行曲的简谱版



    我国电视剧《掩护》里女护士康晶晶也唱过《向斯拉夫女人告别》,还先后用两种语言唱的,前一种语言我听不懂,后一种是俄语。然而编剧显然不太清楚《向斯拉夫女人告别》的几个版本的不同。字幕配的是上面菲多托夫编写的进行曲的词,而康晶晶唱的俄文歌词是拉查瑞夫版的,即扎拉演唱的歌词。

    上面这个视频是库班哥萨克合唱团演唱的用《向斯拉夫女人告别》的乐曲另外填的歌词。这个版本的俄文歌名叫《俄罗斯,起来,为信仰抗争》(Встань за веру, Русская земля)

    许多人认为这个版本的歌词是沙俄时代写的。现在在网上这个版本的视频上还有人注着“(沙俄)”两个字。但在俄罗斯有人认为从歌词里那种高昂的爱国主义情调来看,应该是九十年代的作品,而且认定是伊尔库茨克人民话剧院的一位演员Мингалев Андрей Викторович写的词。不过我到俄罗斯网站上查到了这位演员的履历。里面却没有他写过《向斯拉夫女人告别》歌词的内容。所以这个版本的歌词究竟是谁写的还是有疑问的。


    这个版本的歌词我没有来得及做译配字幕,就把从网上找到Raymond2008年12月试译的有直译的中文歌词字幕的视频送给大家欣赏。如果真是九十年代的作品,其歌词内容倒有点像在谴责苏联解体。不管如何,这歌词里洋溢的爱国主义激情还是值得欣赏的。

    现在每年俄罗斯的胜利日的阅兵式上都要演奏这首乐曲。有人认为1941年11月7日在红场上没有演奏这首乐曲,因为红场阅兵式演奏曲目的档案里没有这首乐曲。其实当时指挥红场阅兵式军乐队的正是曲作者阿伽普庚本人,许多亲临红场阅兵式的老人都说他们听到了这首乐曲。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的专业诗人菲多托夫(1930——)也说,他最早听到这首乐曲就是1941年11月7日从广播里听到的,是在红场上演奏的这首乐曲。那时他才11岁,居然没有忘记,可见这首乐曲的感染力之强。

    不过这首乐曲在前苏联大为流传,得益于1957年的一部在戛纳电影节上获金棕榈奖的电影《雁南飞》。这部电影在最后采用了这首乐曲做背景音乐。

    有人认为在苏联时代没有大力宣传这首乐曲,是因为它的阶级性不强烈,而民族主义却太强,不利于团结其他加盟共和国的人民。现在解体了,它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感正可以用来号召俄罗斯人民振兴祖国,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宣传。

    1937年波兰人用这首乐曲填词写了一首歌《低垂的杨柳在歌唱》。1943年由不知名的作者改写成了波兰姑娘送爱人当游击队员,。

    下面是以色列人填词的《向斯拉夫女人告别》,成了一首欢快的部队歌曲。这个词好像填得比较早。由于视频开头指挥的身旁有南斯拉夫的国旗,曾被我误以为是南斯拉夫人填的词,后来在俄罗斯网站上查找才知道是用希伯来语唱的,原来是以色列人填的词。



    一首乐曲被填出了这么多版本的歌词,恐怕也是极为稀有的。一方面说明此乐曲确实适合歌唱,而不仅仅只适合演奏。另一方面说明乐曲的感染力确实是不一般。

    最后顺便介绍一下苏联歌曲目前在网上流传的情况。介绍苏联歌曲的博客有新浪网的《俄罗斯旋律》http://blog.sina.com.cn/u/50808947,《俄罗斯歌曲收藏家》、《大连俄罗斯歌曲合唱团》。介绍苏联歌曲的视频网站有《九四三视频》、《俄罗斯旋律》的土豆和优酷视频、独行在高原》《红一军团炮灰等等。

    《俄罗斯旋律》是一个高素质的集体,他们译配的歌词相当有水平,和著名的俄语歌词翻译家薛范不相上下。还有一批歌喉了得的演唱者演唱译配好的苏联歌曲。他们的视频制作水平也很高,图片和视频的选择,视频制作均是一流。

    百度《苏联歌曲吧》也推荐了许多很好听的苏联歌曲,还可以互动,为吧友解疑释惑。他的团结苏联歌曲爱好者的功能非常强大。这那里甚至有初中生因玩游戏迷上了苏联军乐,由此爱上了苏联歌曲,甚至为学会用俄文唱歌,立志学习俄文。有的主动到班级上宣传苏联歌曲,连信仰都跟着改变,可见好歌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倾听伏尔加》http://blog.sina.com.cn/encode是一个以宣传俄罗斯音乐、歌曲、文艺活动为主的博客。虽然它主要介绍当今的俄罗斯歌曲,而且大多是流行歌曲,但也介绍一些苏联时代的老歌。还介绍一些俄罗斯的风土人情,情景喜剧和俄语学习资料。这个博客也是一个很强大的集体。2010年的扎拉独唱音乐会就是这个博客刊登的。每年胜利节的音乐会它都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