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红歌> 彭麻麻唱的这首老歌,竟然是当年在烟台创作的!作者之一还是烟台人
  • 彭麻麻唱的这首老歌,竟然是当年在烟台创作的!作者之一还是烟台人
  • 2022-05-30 18:39:05

  • 引子  




        这是一段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近年来,烟台市委、市政府深入挖掘胶东红色文化资源,致力建设胶东红色文化龙头城市,打造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激励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烟台市文广新局在整理胶东红色文化史料过程中,偶然发现《谁不说俺家乡好》三位作者吕其明、杨庶正、萧培珩中,杨庶正、萧培珩是山东人,萧培珩还是烟台牟平人!1961年,他们在创作这首歌的过程中来过烟台,歌曲运用胶东民歌元素,可以说这首歌的诞生与烟台有着直接的关联。

          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这首经久不衰的歌曲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又是怎样唱红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在市文广新局的组织下,烟台日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日前赴深圳采访了84岁高龄的杨庶正老人。



    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在1963年摄制的军事题材影片《红日》,是继《南征北战》之后新中国拍摄的第二部大型战争故事影片。该片取材于1946年冬山东战场的孟良崮战役,气势恢弘,场面壮观。影片一经放映便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片中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更是传唱一时,迅速红遍全国。日前,记者南下深圳采访这首经典红歌的作者之一杨庶正,惊奇地发现《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词是在烟台创作的,曲调也是在烟台打成底稿的,成为胶东红色文化的一大艺术成果。


    风华正茂风尘仆仆,三位年轻音乐家奔赴烟台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坐在飞往深圳的飞机上,烟台文化馆馆长解维力轻轻哼唱着《谁不说俺家乡好》,陶醉在这耳熟能详的旋律中,更憧憬着与老音乐家的即将见面。

      相比烟台的春寒料峭,南国海滨的深圳已经春花烂漫,木棉盛开,椰树摇曳。

      街道上行色匆匆的人们已然着了夏装,我们一下飞机就感受到开放和活力扑面而来。

      花开花落。岁月如歌,雕刻着沧桑。

      在深圳一个高层住宅小区里,我们见到了杨庶正。这是一位和蔼慈祥的老人,满面笑容如春风般温暖,说话仿佛还带着丝丝山东味,“都是山东老乡,欢迎你们来啊!”杨庶正老人闻听我们要来采访,早早就在家里等着了,开门的简单寒喧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接着杨老便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诉说着50多年前的往事……



      杨庶正出生于1933年,1948年参加革命,先到部队文工团,后来随军南下,1954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那是1961年夏天,电影《红日》摄制组刚成立,导演汤晓丹就找到了吕其明,要他为电影《红日》创作一首歌。吕其明曾创作《红旗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许多优秀歌曲,是一个年轻的老革命。
    吕其明接受任务后便找到了我和萧培珩,我和萧培珩更年轻些,都是刚从音乐学院毕业。因为大家都是年轻人,互相认识,都参过军,都有部队生活的经历,又有相同的音乐爱好。于是我们三个年轻人就组成一个创作小团队,相约一起进行歌曲创作。对祖国的热爱,对英雄的敬仰,都在促使我们决心为电影创作出一首好听的插曲。”


        “那时电影正在烟台拍部分外景,我们就决定直赴烟台采风创作三个人就自己打起简单的背包,坐船从上海出发,先到了青岛。到青岛时已经是半夜时分,由于夜深,招待所大门紧闭,我们三个人只好在码头上席地而坐。由于全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社会上有些动荡,不太安全,我们还有些担心有坏人过来进行非法活动呢。后来平安等到天亮后,我们就马不停蹄,立即乘上火车往烟台进发。”


    1961年电影《红日》部分外景取自栖霞牙山


      坐在驶往烟台的火车上,杨庶正心中琢磨着创作的事情,眼望着车窗外,美丽富饶的胶东大地犹如一幅幅图画扑面而来,又随着列车向后闪去:一座座山峦连绵起伏翠绿欲滴,层层梯田麦浪翻滚,一颗颗果树挂满了果实,勤劳朴实的胶东人民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和安宁的生活。这一幕幕景象深深地印在杨庶正的脑海中,令他心潮澎湃,思路涌动。“虽然电影的故事发生地是在沂蒙山,但由于沂蒙山交通不便,大型拍摄车辆进不去,所以《红日》这部电影的部分外景是在烟台拍摄的。我们出发时,电影剧组已经在烟台拍摄一段时间了。”


         到达烟台后,杨庶正等三人立刻就感受到了烟台人的淳朴厚道和热情接待,“烟台文化馆的老葛是萧培珩的战友,他把我们安排在北大街附近的大庙里,还四处张罗着借了一架老式钢琴供我们创作使用。老葛非常热情,不仅精心安排我们的食宿,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还为我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老葛是个好人啊,他比我们的年纪都大,现在差不多该有90岁左右了,也不知道他是否健在?”念及故人,杨庶正老人的话语中露出浓浓的怀念和感激。

    深入生活四处采风,三人集体创作歌词曲调


      无论何时总有音乐响起,诉说曾经的那人那事。

      说到兴奋处,杨庶正老人起身拿出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东电视台为其拍摄的专辑,电视中立刻响起了《谁不说俺家乡好》动听的旋律——“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弯弯的河水流不尽,高高的松柏万年青,解放军是俺的亲骨肉,鱼水难分一家人,哎……谁不说俺解放军好……”

      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也是如此。

      在烟台安营扎寨后,吕其明、杨庶正、萧培珩三人就满怀热情地投入到采风创作中,他们进过街区小巷,看到烟台人民的火热生活;目睹海边的日升日落,云卷云舒。

      烟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无数胶东儿女前仆后继,英勇战斗,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也由于当时的电影摄制组正在栖霞拍摄外景,杨庶正他们三人就先赴外景地实地观看了电影的外景拍摄,感受当年的硝烟四起炮火连天,同摄制组人员详细交谈,接着又到革命老区走访,“胶东大地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我们到过萧培珩的老家,他家里亲戚中叔叔伯伯辈中有很多的老革命,我们就在他的老家听那些英雄们讲述战斗故事,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回忆到去萧培珩老家的情节时,杨庶正老人又感慨地说:“胶东是革命老区、老解放区,胶东部队能打仗,打硬仗,在全军都有名啊。胶东老百姓拥军支前更是了不起啊,为革命胜利立下了大功。烟台搞红色文化很对头,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些历史。”



      烟台壮美的山水和勤劳朴实的人民,不断地激发着三位音乐家的创作灵感。回到烟台驻地后,兴奋不已的三个人就开始酝酿歌曲的创作,“当时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唱段《洪湖水浪打浪》非常流行,受到启发,我们也想在电影中写一个类似的歌曲,基本上是抒情的,但内容是歌唱家乡、歌唱解放军、歌唱解放区,既要反映出解放区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又要反映出解放军战士热爱家乡保卫家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音乐音调与节奏上要与后面表现孟良崮战争场面的音乐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震憾的艺术感受。确定好创作方向后,我们三个人凑在一起就开始创作了。大家首先起好了歌名:谁不说俺家乡好。接着就是创作歌词了。我文思泉涌,脱口而出: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这样就有了第一段歌词,这是歌唱家乡的。接着我们三人激情澎湃,你一句我一句地凑好了后两段歌词,分别是歌唱解放军、歌唱解放区的。后来在作曲时又对每一段歌词进行了补充,加上了“哎,谁不说俺家乡好,谁不说俺解放军好,谁不说俺解放区好。”


      歌词有了,采用什么样的曲调呢?“当时正值山东歌舞团在烟台演出,担任独唱的王音璇是山东人,她唱了好多民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赶集》。这是一首胶东民歌,很好听的。我当时就把谱子记下来了。”杨庶正说。因为好听所以喜欢,因为喜欢所以就学唱,之后他就把《赶集》唱得活灵活现,张口就来,“赶集的音调特色鲜明,胶东韵味浓郁,在调式上与别地不同,陕北歌粗犷,江南民歌婉转,山东民歌介于两者之间,既有豪放也有婉转,十分动听。当时赶集的调式反复在我的脑海中回旋萦绕,当时就决定要以《赶集》的调式为基础,进行新的创作,可以说,正是在烟台听到了《赶集》,并内化于心,完成了《谁不说俺家乡好》的音调底稿。”



      在烟台住了一个多月后,杨庶正等三人到了济南,又访问了文艺界老同志,进一步了解山东民歌的情况。“当时住在珍珠泉公园里,我们正式创作曲谱,大家一起开始写曲,由于在烟台已经打成了底稿,因此我写得很快,几乎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很快就拿出了稿子,并且兴奋地哼起了调子。当时萧培珩写的是另一种谱子,还没写完,吕其明就组织我们反复吟唱我写的谱子,大家都觉得不错,认为它不仅有地方特色,还很符合电影的场景。随即决定就采用这个初稿。又过了几天,一天早晨刷牙时,我跟吕其明说,有一个音符要改改,吕其明哈哈笑了,说,我也想到了。我们两个就这样不谋而合,后来萧培珩又提议把另一个音符做了改动。和初稿相比,就改了两个音符。定好了曲调后,我们就天天唱,时时唱,就像要把歌曲化在心里似的。”


      尽管当时济南夏天很热,但是更热的三位音乐家迸发的创作激情,“当时济南40度的高温,房间里没有空调,只有两个电扇对着吹,我们光着膀子,一边汗流夹背,一边唱个不停。此后山东歌舞团到青岛演出,我们就从济南一路唱到了青岛,真正把这个歌融化成一个整体。赶到了青岛后,唱给歌舞团的人听,征求他们的意见,大家反应很好,都很满意。”

      一切水到渠成后,杨庶正三人迫不及待地到上海录音。当时的《红日》编剧吴强看完歌词后非常满意,只把最后一句的“万年长”改成了“千年万年长”。至此,这首歌的歌词和曲谱就完全确定了。



    两人演唱各有千秋,笑对署名遗漏混乱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比较抒情的,节奏上舒缓,前几句是在《赶集》老调式基础上新创作的,有的是采用民歌老音调添新词,有的是把民歌要素提炼出来,重新化合,虽然是一样的风格,但是旋律又不太一样,听起来是胶东特点。可以说是一首新胶东民歌。”人生在尽责中心安,在奉献中快乐。当时吕其明、杨庶正、萧培珩是带着任务创作的,完全没有考虑个人的荣誉,“当时我们把这个创作当做是一项革命工作,也没有想到这首歌会这么流传。我觉得这首歌之所以会这样广为传唱,最关键的原因是歌词内容好。这是一首歌唱家乡、歌唱解放军、歌唱解放区的歌,不是搞个人崇拜的,所以才能经历各种运动后留传下来.当然旋律本身有特点,比较动听也是一个流传的原因。”

      胶东风格的民歌最好由山东人来唱。于是,吕其明、杨庶正就邀请王音璇到上海录音,王音璇的演唱纯朴自然,胶东特色突出,“可以说最早发行的唱片是王音璇唱的。当时是我指挥的。”



    王音璇,山东益都县人,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原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最有特色的歌曲有《苦菜花》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培养了一批有影响的青年歌手,、王世慧、罗余瑛等。


    “后来我们带着录音又来到了剧组,唱给剧组的人听。最后要定型时,出现了电影中的视觉形象与现实中的听觉形象不统一的问题,考虑到电影画面中的女孩年轻,王音璇的声音虽然味道好、风格也好,可在音色上与电影中的角色有些距离,所以只好忍着痛割爱,重新挑选歌唱演员。后来又请上海歌剧院的演员任桂珍演唱。她也是山东人,音色亮,歌声清纯、甜美,山东韵味很足。最关键的是声音跟电影角色比较贴近。于是确定影片录音由任桂珍演唱。我们广大观众们在电影中听到的也是任桂珍的声音。”

      正是因为这段波折,王音璇的“原唱版”并没有太大的名声,现在广为传唱的是任桂珍的“电影版”。


    任桂珍,山东临沂人,曾任上海歌剧院指导、上海市音协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


      虽然当时是集体创作,杨庶正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观众们看到电影作曲署名时,却只有吕其明、萧培珩,并没有杨庶正的名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一开始歌曲的作者署名当然是吕其明排在首位。萧培珩说,杨庶正你该排第二位,所以排名顺序就是吕其明、杨庶正、萧培珩。我当时大学毕业不久刚进上海电影制片厂,这首歌的演唱者任桂珍确定后,我就接到上影厂通知,,很快就离开了《红日》剧组。因此电影《红日》后期的一些器乐工作就没有参加,所以最后电影插曲署名时就只有吕其明、萧培珩,剧组发行这个歌时的署名也是吕其明、萧培珩。在我看来,这也很正常啊,毕竟后期的工作没有参加嘛。但是最早灌唱片时,还是我指挥的,署名还是吕其明、杨庶正、萧培珩,后来在上海歌声发表这首歌时也是这样署名的。”



      正是由于当初署名没有统一,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三个人署名的,一个是两个人署名的,当时吕其明并不知情。后来他发现这个混乱情况后,1994年就和杨庶正一起发了《严正声明》,声明中说:“电影《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自1963年问世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至今仍到处传唱,多年来,这首歌曲的作者署名存在着不少混乱和差错,最早发表这首歌曲的《上海歌声》、《歌曲》、《解放军歌曲》以及《上海唱片厂》、《电影出版社》 等单位都是写的吕其明、杨庶正、萧珩(即萧培珩。本报注)词曲,后来有的出版物把三个作者只写二人,有的只写为山东民歌,有的甚至什么也不写。为了澄清这一混乱情况,现将署名更正如下:电影《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的作者应是:吕其明、杨庶正、萧珩词曲。希各出版单位、演出团体及个人,采用这一歌曲时,如遇到不符合上述署名的情况,望大力协助予以更正。”

      历史已经还原,但是遗憾仍在。“纵然如此,市面上还是存在着两个不同署名的版本。“说到这里,杨老宽厚地笑了,布满沧桑的脸上没有丝毫的遗憾不满或懊恼。这是历经岁月的睿智,是看透人生的豁达。

    汤晓丹独具慧眼名曲得以完整保留


      《谁不说俺家乡好》以地道的胶东民歌风味,唱出了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唱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为电影《红日》锦上添花,而且歌曲的影响甚至超越了电影本身,成为萦绕在几代人记忆中的经典旋律。“《谁不说俺家乡好》能够成功推出,影片导演汤晓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杨庶正深有感触地说。

      当时《谁不说俺家乡好》三段歌词写好后,汤晓丹还根据歌词内容配合剧中情节拍了数百个镜头,在电影中占时约四分钟。摄制组的部分同志对歌曲提出了意见,认为歌词太长,如果要完整采用这首歌的话,很多表现战争的镜头就必须剪掉。因此他们建议把歌词删减一些,这样就能保留许多已拍摄好的珍贵的战争镜头。然而,这三段歌词已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并且与所拍场面相互映衬,裁去哪一段都不太合适。当吕其明听说要裁歌曲的消息后,立即跑到摄制组发了火。导演汤晓丹不仅非常有经验,而且独具慧眼。他不仅完整地保留了歌曲,而且还把这首歌放在了影片高潮来临之前,对影片的起承转合起到了极好的渲染作用,给观众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听觉对比。



      经典不朽,荣誉纷至。后来这首广为传诵的歌曲多次获奖。1964年8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表彰杨庶正:杨庶正同志,您的歌曲作品《谁不说俺家乡好》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歌曲》编辑部、《音乐创作》编辑部联合举办的“近两年优秀群众歌曲评选”中,被评为优秀歌曲。特向您致以热烈的祝贺! 1989年9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建国四十周年优秀歌曲评选组织委员会、北京青年文化咨询交流中心联合表彰:杨庶正同志,您创作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唤起我美好回忆的那些歌”的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作品奖。

      


    为了支持我国的航天事业,促进我国科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2006年9月30日,杨庶正签发授权书,特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音乐作品《谁不说俺家乡好》之复制权、广播权、表演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有关的一系列非营利性活动中免费使用上述音乐作品。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升空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搭载了30首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名列其中,与《爱我中华》等歌曲响彻太空。


    记得烟台的街和海,接受邀约再来港城


      光阴
    荏苒,韶华易逝。


      当年是杨庶正第一次来烟,一住一个多月,一别就是50多年。此后虽然他再也没到访烟台,但是烟台的风土人情已经深深留在老人的记忆中,“当时烟台虽然街小,但是很有特色,烟台的海是蓝绿的。烟台的美食很多,螃蟹很好吃啊!”



     

         解维力当年就曾在群众艺术馆工作多年,对于大庙以及它所承载的内涵有着更深的了解,介绍到当年杨老住过的地方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庶正老人的眼睛亮了,翻看着我们带去的烟台城市宣传画册,不胜感慨:光阴似箭,烟台的变化太大了!  目前烟台的文化发展情况如何?这是杨庶正关心的一个问题。“烟台早就建了文化中心和大剧院,建立了两支高水平的志愿者交响乐团,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听着介绍,老人欣慰地笑了,“好啊,烟台的发展太大了!”

        


      听闻烟台正在进行红色文化建设,杨庶正欣然提笔题字:弘扬胶东红色文化,不忘初心再谱新篇。以此祝贺烟台这片给予他创作热情的故土,并应邀为《烟台日报》题字:向《烟台日报》的读者问好!祝《烟台日报》越办越好!更上一层楼!  最后,杨庶正高兴地接受了大家的邀请,择时到烟台走走看看,探访当年的活动足迹,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顺便进行音乐艺术讲座。


      圆满地结束了采访,我们和杨庶正老人依依惜别。门外夕阳正浓,暖风徐徐。门内,依稀传出任桂珍甜美的声音:

      “绿油油的果树满山岗,
      望不尽的麦浪闪金光,
      看好咱们的胜利果,
      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
      哎,谁不说俺解放区好……”


    链接

      作曲家萧培珩,又名萧珩,牟平郁都村人。他的父亲萧维树,是十里八乡出名的文艺爱好者。萧培珩从小受父亲影响,也爱上了说唱表演。16岁那年,他参军来到华野九纵十三团。因他年少体弱,又好唱好写,就被安排在“胶东军区国防剧团”工作,随军转战南北,以演唱歌舞为武器,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贡献。1950年,经组织推荐到中国音乐学院深造七年,毕业后分配到福建电影制片厂工作。

      萧培珩第一次从事电影音乐创作是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红日》插曲谱写歌词,同时参与作曲。1961年夏秋间,《红日》剧组住在栖霞灵山,但他却有一半时间住在老家——观水镇郁都村(灵山、郁都村相距不远)。乡亲们时常看到他手拿笔和本子,漫步在山头河边,时而哼唱几句,时而写下几笔。他曾说,是家乡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是家乡秀美的山山水水,给了自己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他创作的电影音乐作品有《重要的一课》、《香飘万里》、《红日》、《年青的一代》、《白莲花》、《检察官》、《张衡》、《烦恼的喜事》、《咱们的占百岁》、《咱们的退伍兵》、《大漠紫禁令》、《华伦与曹操》等。《咱们的牛百岁》1983年获上影厂“小百花”最佳作曲奖。独唱歌曲“张大娘唱丰收”1954年获中央音乐学院歌曲创作一等奖,钢琴曲“快乐的马车夫”、小提琴曲“补缸工人之歌”等均分别获得各种奖项。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理事。


    如果你觉得赞,请点亮左下方大拇指

    1个才7厘钱哦,举手之劳帮小编挣鸡腿



    目前这些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责任编辑 鲍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