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红歌> 红色歌曲与玫瑰色流行歌曲的双峰对决——胡醍醐艺论集
  • 红色歌曲与玫瑰色流行歌曲的双峰对决——胡醍醐艺论集
  • 2022-07-23 22:50:53
  • 《黄河大合唱》


           ——从《黄河大合唱》到《何日君再来》

     胡音声


           民歌这条绚丽多彩的长河,沿着亘古不变的时空隧道,缓缓地流淌,当流经上世纪30—40年代,豁然分出两个支脉—— 

          一脉汇入黄河,流向陕北,润泽苍茫的黄土高原,。一脉汇入长江,流向华东,浸漫繁华的上海滩,蔚起一道玫瑰色流行歌曲的峰峦。 

          ,双峰交辉,摄映出一个民歌、民间音乐创作大时代的音乐大片。 

          这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是家书抵万金的年代;这是重整山河待后生的年代;这亦是新旧文化交替更叠的年代。特殊的年代,必产生特殊的音乐作品,必彰显特殊的大意缊与大意象。


         

          在延安宝塔山下一个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披着粗布军衣,如豆的油灯映出他似浮雕般的身影。他奋笔疾谱,一首首闪着民族音调光泽,激越、磅礡的旋律,在他的血脉中升腾奔湧,彰显中华民族魂魄,史诗丰碑的力作——《黄河大合唱》,迎着阳春三月的旭日,横空出世,在苍茫的黄土高原上唱响。


           冼星海虽然经过巴黎音乐学院作曲指挥双专业严格习练,但不能改变他身上中国传统文化基因DNA的排序,且民歌、民间音乐已深深地植入他的心底。 

          《黄河大合唱》由八首歌组成,其中用五声调式构成的有两首:《黄河船夫曲》、《黄水谣》;以六声调式构成的三首:《黄河颂》、《河边对口曲》、《保卫黄河》。 

           而最独具匠心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用一把三弦伴奏。显有鲜活地民间说唱音乐元素和传统古曲《满江红》的音调。我想这首歌如喊麦,配上电声乐队加一把三弦,一定会极精采且震撼!


           而他的另一个组歌《生产大合唱》,可谓是《黄河大合唱》的姊妹篇。歌曲的旋律是在民歌和民间歌舞音调的基础上升发而成,且民族民间音调显得更加质朴纯粹。

           尤其是那首脍炙人口的《二月里来》,纯熟的采用中国民族音乐最典型的"起承转合"的曲式;自如的运用中国民歌常用的D徵转G宫的调式手法,使这首歌更象像似地道的原生态的民歌。柔婉、温馨、唯美、平和的旋律,表现人们面对战争,苦难,自救的劳动场景。彰显出中国人勤劳、善良,坚忍的本性;守候家园,向往和平的心愿。

          我一直在思索,冼星海是留学法国巴黎,经西方生活方式浸润、薰陶、洗脑的游子,是如何在《二月里来》这首歌中,将法国巴黎浪漫风情升华成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展示出他如此高洁的艺术品质与心境!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宝塔山如红色的座标,导引李喚之、马可、郑律成、刘炽、时乐蒙等一大批恰同学少年,风牮正茂的音乐才子们集结这里。他们在鲁迅艺术学院,这个革命浪漫主义的红色艺术摇篮里学习与生活,完成了如蚕蛹化蝶般的蜕变。


          经全新的、光明的、自由的、平等的红色文化的洗礼,彻底的改变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创作观,激发了他们原创音乐的灵感。-首首彰显革命浪漫主义,煽燃着红色风情的作品,在陝北高原上流传。如将具有代表性的歌名联缀起来,就是一道绚丽的红色风景线——

          走在《解放区的天》地间,看遍野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来到《南泥湾》,参加《军民大生产》;帮助《兄妹开荒》,教《夫妻识字》,唱着《翻身道情》,一同《绣金扁》……

          他们用西洋乐器演奏民间小调,探索洋为中用的路径。将戏曲与民歌融合创编出“秧歌剧” 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创写出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用音乐的形式讲述那感天动地,悲喜交集的故事——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这悠婉略带期盼下行音阶的旋律,已成为象征百姓过年时経典的音乐符号。

          他们用激情燃烧着岁月,执着地寻找着革命浪漫主义全新的红色音乐语汇,建构了一个红色音乐文本的体系,。

          在那战争苦难日子里,在贫脊的陕北高原上,创造出一个不可复制的红色音乐文化的奇迹,托起一座革命浪漫主义红色的峰巅。即便21世纪的今天,我们在创写主旋律的颂歌,仍是绕不过去,且仍是无法企及这红色的峰巅。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
          这是歌曲《延安颂》中最闪光的词句,是以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感对延安夜色的讴歌赞美。让我们带着延安夜色的余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随着民歌这条绚丽多彩的长河的支脉,漂移到上海滩,掠影夜上海那令人沉迷的情境。


    《何日君再来》

          迷人时尚玫瑰色流行歌曲的峰峦
          夜色渐浓,华灯初放,霓虹闪烁着五彩斑斓,将夜的上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纱。留声机缓缓地转动着,白玉兰花的馨香中弥漫着周璇那纯朴而甜美的歌声,拥裏着万种风情向你扑来——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

    华灯起,车声声,歌舞升平……


          上世纪30的年代上海,是“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聚集鲁迅、夏衍、巴金、林语堂、田汉,以及影星、歌星、作曲家、画家等一大批公众熟知且崇拜的大师和文化精英。他们借助上海滩这个自由的文化口岸,引进西方的文化产品,营销本土的文化成果。


          当冼星海、李喚之、马可、郑律成等-批热血青年奔赴延安,建立红色音乐文化的家园之时,而在上海的黎锦辉、陈歌辛、陈雪奄、周旋、姚莉、白光等一群风流才子与风华丽人携手并肩,守护着玫瑰色的精神乐园。他们把流音乐原创、原唱推进到了非凡的高度,蔚起一道玫瑰色流行歌曲的峰峦。


          黎锦辉、陈歌辛、陈雪奄他们即是中国流行音乐玫瑰色精神乐园的守护者亦是开拓者。他们才华横溢且民族音乐底緼深厚,用民歌绚丽多彩的长河之水,浇灌培植着中国的流行音乐从萌发到繁盛。

          他们将江南民歌、市井小曲,创作、改编成适于传唱的流行音调,镶嵌在华尔茲、探戈、仑巴的节奏上,或融入爵士音乐的元素中,淡化、消解了西方流行音乐繁复的旋法和多变的织体。使歌曲的旋律即有西方色彩,也有都市风情,亦有民族意韵。

          经周旋、姚莉、白光等歌星们以吴侬软语式的国语发声、咬字进行软性化的演绎升华,柔美的旋律与歌声,彰显着大上海独有的文化气缊,如她们身着旗袍般的优雅迷人,时尚摩豋。


          这些作品具有中国市井化和平民化的特点,适宜和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消费需求。流行歌曲成为上海“后五四新文化运动”大本营,本土文化成果营销中最具时尚的品牌,亦是上海这个远东第一金融大都市娱乐文化消费的热点。

          优雅迷人,摩豋时尚的旋律和歌声,随着亚热带温润的季风,从上海滩这个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向着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悄然飘散,豋陆抢滩。

          崇尚新的女性、新式爰情、新型家庭,是“后五四新文化运动”艺术作品中表现较多的主题。而流行歌曲这种新的音乐形式,更易于表现这-主题。流行歌曲与新的女性似乎与这个时代携手相约,同时而生、同步而行。


          仅将当年最为风靡作品的歌名连缀起来,即可讲述一个充满玫瑰色风情,离别相思的爱情故事——

          伴着《五月的风》走在《苏州河边》,《春风吻上我的脸》看那《蔷薇处处开》。在这《花好月圆》的《江南之夜》,摘一束《夜来香》共饮-杯《葡萄美酒》,《莫忘今宵》你《我有一段情》。遥望《明月千里寄相思》低声浅问:《何日君再来》……


          曾几何时,这些歌曲被定性为“黄色” ,这着实令人无法理解!? 如果说其“黄”, 却黄不过儒家文化经典《诗经》国风中的“郑风和卫风” ,民间文学“俚曲葷段” 。如果说其“色”, 亦色不过古典名著《》、《红楼梦》、《三言二拍》等。肴于篇幅所限,在这里不举案例论证。

          当我们认真翻检审度这些歌词的指向与意向,是以男女情爱为主体,大多是表现新的女性对新式爱情、新型家庭的追求与向往。虽带有沉迷红尘,放纵情欲的色彩,但总体上並未越出、突破传统文学对爱情表达的思维轨迹的道德底线。只不过是将唐诗宋词婉约派的诗句用市井化,通俗化的语境重新建构,将爱情这高尚、严肃的话题说得市俗、轻松。

          即使用正统、严肃传统道德的滤色镜,对这些歌曲进行透视,亦很难看出"黄色",而这传统道德滤色镜凸显的颜色,正是周旋、姚莉她们最喜欢,且能衬托她们美丽迷人,艳丽光鲜地唇膏颜色——玫瑰红!


          缘于此,我们不可以用现代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尺度来衡定这些作者,。

          当年,、、日本人三方封杀 ——

          日本方面认为,这是一首抗日歌曲的呼唤:;

          :;

          :“堕落生活方式的模版”。

          ,敌对势力的三方,却居然首次统一在《何日君在来》这首歌上。


          时间是检验论证历史的标淮,其实,这首歌仅是表达男女离别伤婉之情,。由此说明,。故此,,而艺术自身的魅力价值是长久永恒的。
          乾坤斗转,社会变迁。玫瑰色峰峦底色褪却,斑驳漂落,随着民歌这条绚丽多彩的长河的支脉,从吴淞口入海,分别流向台湾海峽和维多利亚港湾,在两个美丽的亚热带岛屿上掀起了流行歌曲玫瑰色的波澜。

          历史有时也象人生,会发生戏剧性反转。正可谓是,沧海桑田,山不转水。
          改革的春风吹开了冰封己久的民歌绚丽多彩的长河,港台流行歌曲乘势回流,腾起层层細浪,浸漫大陆乐坛。邓丽君那甜美柔情的歌声,润泽着国人“干涸的心灵” 。人们又听到了久违的上世纪30年代的《夜来香》、《何日君再来》等歌曲,勾起那许多玫瑰色的记忆。
          大陆流行音乐人划行在港台流行歌曲腾起的层层細浪中,掀起创作、演唱的第一波,进入到竞相模拟港台歌曲的比拼时序。
          在这模拟比拼的时序中,最成功的案例是:著名词曲作家付林以大师级的走笔,用与《何日君再来》主题乐句相同的民歌素材,提纯炼金,申发升华出《故乡情》一个全新的旋律主题:

    《故乡情》 付林词曲

          两首歌如不同经历的孳生姐妹,一个讲述卿卿我我的爱情故事,一个抒发着对故乡拳拳卷恋的情怀。
          由此说来,什么是大师级走笔的作品?即在已经被他人用过的民歌素材,且已成为经典作品,而在这经典作品上,再次提纯炼金,申发升华,重新塑造成为经典之经典的作品,並被人们时时记起演唱。
          1985香港当红歌星奚秀兰在春晚上演唱了《故乡情》,並于同年在上海发行《大地回春》磁带中选用了这首作品。这是香港歌星第一个在内地发行的原生带,这似乎也回答解读了上世纪30年代,那-声低头浅问《何日君再来》的终极答案:“今日君再来” ,只缘“故乡情” ……
          是啊! 大陆、香港、台湾,都是龙的传人,血脉相通,族祖相连,还有那生生不息的民歌世代相传。
          民歌这条绚丽多彩的长河仍在缓缓地流淌;。中国传统的作曲家、流行音乐人,在“双峰”的辉映下,各自划着红色和玫瑰色的龙舟,在民歌这条绚丽多彩的长河上踏浪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