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红歌> 加肥老张 | 《有你真好!》-- 相约86《卸膊操》演出后记(二)
  • 加肥老张 | 《有你真好!》-- 相约86《卸膊操》演出后记(二)
  • 2022-07-08 03:35:24
  • 第二章
    装神弄鬼


    用青岛小哥的调调来说:创意不是拧水龙头,不是踩油门,不是合电闸,总之,不是说来就来的。这个道理群里很多没干过这个活儿的同学并不是很懂,他们真以为把个总编导的黄袍给我披上,我的创意就会像滔滔江水绵绵不绝。这不,在指虎为马之后没几天,群里就有人问我:“怎么样了?”


    那一刻,我差点儿想用“人生的三不能催”理论对发问的人进行教育。所谓“三不能催”:一是吃饭的时候不能催,二是方便的时候不能催,还有就是“某某某”的时候也不能催。这“某某某”可以是你想说的任何事情儿,而这会儿我想说的是:“创意的时候也不能催,需要多长时间?该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


    其实,我比他们更着急,不用做甘特图(项目管理中的一种时间节点控制表)我也知道,这项目留给创意阶段的时间顶破天两个星期,否则,后面排练和音视频制作的时间就不够了。换句话说,在两个星期的时间里,我只有两个下场:要么生为人杰;要么,死为狗熊。


    相声《虎口遐想》,唐杰忠:“你死了也能上报纸”;姜昆:“上报纸顶多两句话:一青工游园不慎,落入虎口丧生,有关部门提醒游人注意安全!”


    这简直就是《生死时速》的节奏,而且为了让剧情更刺激,我这次去美国还谈了个大订单回来,然后每天都忙的昏天黑地,除了周末有点儿空儿,其它的时间基本上都是俗务缠身。

     

    更要命的是:我不光参加了京沪节目的集体吹牛,我自己还在青岛的同学群里承诺要给校庆活动写4篇回忆文章。结果,从第一篇交稿到现在已经半个月过去了,剩下的3篇还八字没一撇呢。

     

    不过,最吓人的还是:创意是一件无法计划的事情。灵感就像东风,只能从上天那里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第一妖人诸葛亮只敢把他做过的最神的一件事儿叫做“借”东风,而不敢说:“那东风就是俺家的!”

     

    既然是借,那就得求人,也就是说,借不借给你完全是人家说了算,要看老天爷的心情。虽说一直自恋地认为跟老天爷的关系还行,但以前的经验告诉我:他并不是每次都肯借。

     

    连能不能借到都不确定,谁还敢给这事儿定个期限。干过创意这活儿的人都知道:老天爷座驾的后屁股盖上贴着一张贴纸,上写八个大字:“越催越慢,再催熄火!”,没错,他老人家就这么拽!


    向老天爷的车摁喇叭,他的反应大概会是这个样子吧!


    正确的做法是:多洗澡少吃饭(沐浴斋戒),然后,以敬畏和虔诚之心等他老人家发善心,说得形象一点儿,就是做个精神乞丐。这可是个高级活儿,性质跟以前皇帝祭天差不多,只不过皇帝们是在天坛那么高大上的地方念叨:行行好吧,老天爷!

     

    等,也有不同的等法:曾经就有个人把借东风这件极不靠谱的事情弄得跟个真情况似的,然后,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死样儿,把别人紧张得够呛。

     

    这种等法我喜欢,反正大不了是个死,那垫背的总得来几个吧!对,就这么干,咱也来个装神弄鬼,吓唬吓唬这帮害我的家伙们!在这么想的那一刻,所有那些自以为从老虎背上下去的人通通都被我拉了回来。


    豹头:先吓吓他们

    在创意的第一个星期里,我基本上不在群里发言,发言也不提创意的进展,弄得好像根本就没有要回青岛演节目这回事儿。这是需要一些心理素质的:明明啥进展也没有,硬得装成“来得及,这事儿绝对搞得定”的样子。

     

    那一周也正是此次返校活动宣传预热工作的高潮期,各式各样的纪念文章纷纷出炉,整个活动的气氛完全被烘托起来了。反正也干不了别的,还不如在这周再写篇文章,于是,在节目创意第一周的周六,我在群里抛出了我的第二篇校庆纪念文章。

     

    在北京群,文章得到了很多赞,但我很清楚的知道,京沪同学们更关心的是:节目创意咋样了?我就不接这茬儿,当年鲁肃也天天追着孔明问借东风的进展,诸葛先生的回答从来都是:“来,喝酒,你看,江上的月色多美啊”。


    除了不务正业,装专业人士也是唬人的常用手段,比如,孔明在借东风的时候就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天气预报员。咱也可以这么干,于是,我在群里宣布:在创意第一周的周六下午召开一次创意大会。

     

    所谓创意大会,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头脑风暴。不是说群众当中蕴藏着无穷智慧吗?那就让大家都无穷一下,反正已经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面子了,让大家一起医治一下,真治不活,也别光赖我一人。更何况,既然是精神乞讨,那乞丐越多,老天爷发慈悲的概率就越大。

     

    前面说过了,精神乞讨是个很高大上的活儿,一定得选个有灵气的地方。据原2班学霸现清华建筑学院院长刘健同学反映:清华校园当年曾经是圆明园的一部分,里面的一个池塘还产生过一篇著名的散文,叫《荷塘月色》。

     

    在中国的最高学府进行精神乞讨活动,听上去就靠谱,再加上刘健同学自告奋勇地提出:所有的后勤工作她都包了,包括亲任导游带我们转转清华的大园子,然后再到清华教工食堂进膳云云。这简直就是物质和精神的极大丰富,属于无法抗拒的节奏,于是乎,清华,我们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5班的蓝海云、秦岩和黄梅,以前和她们并不认识,但不出所料,就像赵丽蓉老师所说:她们看上去都不像唱评戏的。那天参加创意大会的还有杨晓、刘健、董飒英、隋静和赵东,这其中,除了杨晓和赵东以前跟我打交道比较多之外,其他人都不是很熟,因此,他们对我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总编导,态度基本上也都是将信将疑。

     

    不过,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挡我装神弄鬼的脚步了。在清华教工食堂,面对一桌丰盛的饭菜,我放了以下厥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创意是一个从外到内、再从内到外的过程,那么,在当今外面的世界,也就是互联网的世界,什么东东最容易精彩呢?一个是搞笑,一个是煽情,我们把这两样搞定,节目就成功了!”

     

    理论其实是最然并卵的东东,但很适合唬人。没办法了,既然还没想出具体的创意,那就只能拿如何才能产生好的创意的理论先把大家侃晕再说。干这个我绝对在行,秘诀无非就是先把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进行丧心病狂的简化,然后再厚颜无耻、装作很熟的样子请出某个圣人代言,这两招下去,再牛X的学霸通常也就只剩下目瞪口呆的份了。

    星爷:“要是我呢,就开分店,一间变两间,两间变四间,四间变八间,八间之后上市,上市以后再集资!接着就是炒股票!然后再炒地皮!接着,再分拆上市,到时候光收股息我就噱翻了!哈哈……!”

    别说,由学霸组成的团队还是很上道的,几乎没用多少磨合的时间,这些在各个领域都是顶尖人物的同学们就立马进入了角色,开始了搞笑和煽情的具体化落实,也就是到底怎么搞笑和煽情。

     

    对而言,煽情要容易一些;很快团队就达成一致意见:节目前半部分搞笑,后半部分煽情并结束。具体的就是把《我的中国心》这首中学时代所有人都会唱的“红歌”改编成《我的二中心》进行小合唱,并争取做到让台下的同学跟着一起唱。

     

    事后看,在众多有共同记忆的歌曲中选中《我的中国心》还是很靠谱的,毕竟漂在京沪的都是游子,这个歌很适合我们的特殊情况。但是,在定目标的时候,我们还是对演出的环境过于乐观。实际上,在演出的那天晚上,别说跟着唱,能让台下的观众自始至终关注一个节目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首先外型上要配合中学生的形象……,另外,你们在叫我编导的时候能不能不在前面加个‘死’字!”

    最难的还是搞笑。有多难呢?央视举全国专业之力花费近一年的时间有时都无法让全国人民在除夕之夜开怀大笑一次,而我们这些业余的凡夫俗子却异想天开地想在那晚来个一鸣惊人。

     

    这么难的东东就不是头脑风暴能搞定的了,头脑风暴的特点是:相对容易的创意能风暴出结果,而对于比较困难的创意,头脑风暴的作用更多的是贡献素材。能想的都想了:表演唱、化妆秀、穿越秀、活报剧、小品……,在这个过程中,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老天爷突发慈悲,我们卸膊操最大的一个梗“李殿芳来啦!”被蓝海云同学提了出来。

     

    从最终的演出效果看,怎么估计这个创意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很惭愧的是,要不是因为写后记而追溯过程的细节,蓝海云同学的这一丰功伟绩差点就被埋没了。当时大家光为这个创意兴奋去了,没人记得是她最先提出的这个创意。更令人敬仰的是:在整个排练、演出以及演出之后的过程中,她自己也从未提到过这个事情,哪怕是一句!

    星版的教导主任来啦!

    不用多解释,“李殿芳来了”的创意一出,所有人立刻就能想象到:晚会上这个创意一表演,全体同学会是什么样的热烈反应!虽说当年都在一个学校上的学,但全年级各个班能共同拥有的记忆其实并不多,能一起笑的更是寥寥无几,但李殿芳(我们当年的教导主任),谁都认识,谁都害怕,在所有同学的少年记忆里都有那么个经典的场景:大家正在说笑打闹,突然有人喊“李殿芳来啦”,顿时,在一阵慌乱之后,世界安静了。

     

    这就是二中的“狼来了”的梗,有了这个包袱,就像做菜的时候突然有了大虾这种杠杠的顶级食材,于是,做菜的事情似乎一下子容易了很多。在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创意大会确定:搞笑部分的内容先是穿越化妆剧,就是在当年经典的影视剧背景下用化妆秀的方式重现中学生活中的一些滑稽场景,最后用“李殿芳来啦”这个梗结束。

     

    那天我们不知道的是:除了“李殿芳来啦”这个梗之外,我们搞笑部分的整体创意与青岛同学搞的“时光走秀”节目完全撞衫了。万幸的是,我们后来没用这个方案,否则,光演员一项,青岛众多的倩男靓女们就会把我们比成二流货色。8月6号晚上,当我看完青岛同学精彩的“时光走秀”节目,老实说,想起当初还是有些后怕的。

    青岛同学表演的时光走秀

    其实,在创意大会那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李殿芳来啦”只是解决了部分战术层面的创意,节目整体创意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当创意大会最终决定让我这个“总编导”回去把方案细化的时候,我也只是隐隐约约感觉到:这戏码还不够硬。

     

    不过,既然大家都对方案OK了,我暂时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想法,也只能先这样了。但我自己知道:在大家都很兴奋地认为节目已经完成了创意工作的时候,我脸上的笑容还是比较勉强的。好在大家都在积极地讨论有哪些具体的场景,特别是蓝海云同学一下子出了好多主意,完全是刹不住车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忧虑还是很容易隐藏的。

     

    为什么要隐藏?因为还需要继续装神弄鬼。虽然宝宝心里依然没谱,但这并不妨碍我把装神弄鬼的事情推向高潮。在创意大会的最后,我煞有介事地任命:请隋静同学担任节目的执行导演,负责节目所有的排练和剧务工作,以保证节目的圆满成功!这一招,请参看《三国演义》中的“火烧博望”。


    诸葛亮:“孙乾、简雍,准备庆功宴席,功劳簿伺候!”

    没有东风,什么也烧不起来。在创意大会结束后的两天里,方案细化的事情我一点儿都没干。戏码还不够硬只是一个方面,搞笑的另一个技术问题也很棘手:搞笑能否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演的功力,而喜剧表演又是所有表演中最难的。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再普通的内容,周星驰一演,就显得好笑,而没有了周星驰的香港喜剧基本都是些不好笑的烂片。所以,就算我能把方案细化成一个包袱接另一个包袱,我们这些连龙套都没跑过的所谓演员恐怕也很难表演出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效果。

     

    离两个星期的节点就只剩下最后4天的时间了,在这个周六,我必须另起炉灶拿出最终的节目整体创意,而这个创意必须要靠内容本身来搞笑,换句话说,在设计上要尽量减少对演员表演能力的依赖。

     

    俗话说:狗急了跳墙,而编导急了,就只能将装神弄鬼进行到底了。大家还记得借东风的高潮是什么吗?没错,就是“筑台借风”。


    诸葛亮:东风不与周郎便,敢叫日月换新天!

    我的“道场”就在海淀清河边上的一个小树林里,其实就是平时早上我走圈儿锻炼身体的地方,在附近的河岸上并没有一条藏着赵云的小船,也就是说,如果我借不来东风,这儿将变成祭奠我自己的祭坛。

     

    我的“祭坛”没有香炉,但有袅袅的炊烟;没有道童,但有晨练的大爷大妈;没有号角声,但有鸡鸣犬吠;没有宝剑,但有能播音乐的手机。急急如律令,急急我走圈儿,在耳机音乐的伴奏下,我边走边念念有词。风能不能借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得先“疯”起来。

     

    当30年前的歌曲响起,尘封的往事慢慢泛起,有的历历在目,有的隐隐约约。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在写纪念文章的过程中,我的时间旅行都集中在了中学那六年,感觉就好像是在记忆的硬盘中专门新建了一个文件夹,里面装着自己要整理的记忆,还有自己看过的其他同学的回忆文章。

     

    在这个文件夹里,我本来的计划是写4篇纪念文章,前面已经写了2篇,而主题是写当年班主任的第3篇也构思完了,现在只剩下第4篇在脑子里还是一些零散的片段,因此,当我围着“祭坛”走圈的时候,我的思绪也很自然地开始围绕着这些片段打转儿。


    清河小树林:曾经生活、战斗并装神弄鬼的地方

    第4篇大概的方向是写中学时代老师们的糗事,特别是他们当年的一些“绝句”。常言道:话多必失,而老师就是个话多的职业,在我们中学6年的时光里,老师们的很多失言在当年就很红,后来变成了经典的绝句长久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我印象比较深的有这么几个:某班主任老师有天早上突然出现在班上,宣布说:“你们语文王老师今天早上临时牙疼,上午的语文课改上自习。”;某校长总是把“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说成是“一度一年的”;而另一个校长总是把摄影的摄字念成Nie,而且很有个性地把“照个相”说成是“摄(读Nie)个影”。

     

    这些素材都超级有趣,而且不光是我一个人记得,在其他同学写的纪念文章中这个题材也有所涉及,比如:有个任课老师的口头禅“XXX,你完了”,也都很经典。然而,真要写一篇关于这个专题的文章,又感觉素材有些少。那段日子,除了为节目的创意苦恼,第4篇文章如何突破的问题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在走圈的某一时刻,当两种压力达到顶点之时,突然之间,我开窍了:写文章的素材不够,但这些素材给节目可能正好!老师们的这些失言不正是全年级共同的搞笑记忆吗?“李殿芳来啦”不也可以作为其中的一句吗?还不够的话,再找一些老师们常说而同学们都很“痛恨”的经典语句不也OK吗?

     

    更妙的是:如果把老师们说的话分成任课老师、班主任老师、校长三级,每一级各三句,这不就是香港“卸膊操”底层、中层和高层卸膊操的节奏吗?而跳个操,我们这些“演员”的演技足够了!



    事后回看,创意的逻辑竟然是那么的简单和顺理成章,然而,老天爷的规矩却是:不把你折磨到人憔悴,他是不会让你蓦然回首的!

     

    尤里卡!!!阿基米德想到了办法时的表现是从浴缸里跑出来到大街上去裸奔,我没那么夸张,但也在兴奋中把脚步从急走变成了奔跑。奔跑吧,哥们!奔跑吧,卷起风!奔跑吧,让风刮得再猛烈一些,今儿刮,明儿刮,一直刮到……8月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