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红歌> 【艺术】中国歌剧舞剧院:重走《黄河大合唱》创作征途
  • 【艺术】中国歌剧舞剧院:重走《黄河大合唱》创作征途
  • 2022-04-21 04:22:18
  • 原标题:中国歌剧舞剧院新创歌剧《星海——永恒的旋律》主创人员赴延安采风 重走《黄河大合唱》创作征途
      
    ,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是文艺战线上一面光辉旗帜,其中,诞生于鲁艺的《黄河大合唱》,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续写《黄河大合唱》的精神,中国歌剧舞剧院将把作曲家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奔向延安,。5月16日至19日,中国歌剧舞剧院新创歌剧《星海——永恒的旋律》的主创人员一行14人赴延安找寻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延安时期的创作足迹及鲁艺精神。
      
      未到延安时,机场的候机室成了歌剧《星海——永恒的旋律》的讨论会,到达延安后,鲁艺成了主创人员获取创作灵感的现场会。一幅幅昔日的照片和一件件实物把他们带回到70多年前:茅盾一边写教材一边为学员们上课,冼星海为创作《黄河大合唱》呕心沥血,《白毛女》讲述着旧社会亿万农民受压迫的苦难历史……
      
      在鲁艺,主创人员了解到,在当时物质贫乏的情况下,冼星海当初创作《黄河大合唱》的过程极富戏剧性。他因陋就简,将勺子、叉子、锅碗瓢盆都纳入“乐器”的行列,将煤油桶改制成一把低音胡琴,让演奏者拿个搪瓷缸,用勺子拼命摇,摇出渡黄河水的效果。正是用这些“打击乐”和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乐器”,冼星海创作出了永恒的旋律——《黄河大合唱》。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鲁艺首次试演时,演员们把这场演出看得非常神圣,他们在延河里洗净棉衣、晒干,压得平平整整再穿上。这是第一次用诗的语言和音乐的旋律,以哺育中华民族的黄河为背景,讴歌中国人民的顽强斗志。
      
      站在《黄河大合唱》首次试演时的舞台上,主创人员今天仍然可以感受到《黄河大合唱》首次演出时的轰动场景。“那是怎样的一群人啊!他们来自全国各大城市,甚至有些人还来自海外,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甚至有的人已成为文化界的名人。”主创人员不禁感慨地说,但他们却义无反顾地聚集在延河边、宝塔山下,创作出时代的最强音。
      
      歌剧《星海——永恒的旋律》特邀作曲家苏聪担任作曲。早在十几年前,他就对冼星海的作品进行过深入研究,并长期与光未然老先生进行交流,续创《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中未完成部分,赋予《黄河大合唱》以时代内容是他多年的夙愿。此次赴延安鲁艺实地采风,他深受感动:“这次体验对我非常有启发,冼星海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条件十分艰苦的延安,这种品格不正是鲁迅所说的中华民族的脊梁吗?老一代艺术家所展现出的职业操守和信仰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欠缺的。”
      
      看着、听着,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站在鲁艺旧址,主创人员重温历史、反思过去,深感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在壶口瀑布边,主创人员伴着汹涌的黄河波涛,再一次开起了创作会。大家认为,通过新的作品,一定要让观众充分理解黄河的意象,并能够从音乐、歌舞中感受到黄河的伟大和激情。
      
      “很多人知道《黄河大合唱》,却不知它创作背后的故事,这部作品就是要让观众了解到,冼星海人生经历最辉煌的阶段,从回国到延安创作《黄河大合唱》,让观众知道他重大选择的不易,揭示冼星海的内心世界。”导演廖向红说。
      
      “至今已有76年历史的《黄河大合唱》享誉全世界,冼星海所创作的音乐已经达到了顶峰,我们续创《黄河大合唱》时,就不能和他用同一个方法。”苏聪说,“我们要找寻另外一条路,在这部歌剧中,黄河的元素可能占2/3的比重。通过民族乐器、西洋乐器,以及舞蹈元素,让观众感受到黄河的力量和象征意义。”
      
      翻开冼星海的日记,里面写着:“当我在车旁的一角望着你们张口高歌的时候,我不忘记你们每一个脸孔……我感到两眶有了热泪和心里比平常更激动,民众是那样欢迎你们,时代是那样等待你们,如果不加倍努力,未免太使他们失望了。”
      
      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陶诚感慨地说:“看到这些,我更体会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话的分量,艺术家一定要把‘更多的人喜欢看’作为创作的出发点,要对成千上万的观众负责,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他看来,艺术家不应一味地强调自我欣赏与表达。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留着艺术家们的印记,他们所展现出的职业操守和信仰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欠缺的,特别是艺术工作者,更需要‘纯粹’的精神。”陶诚说,“接下来,我们在艺术实践中要把人民性、时代感、民族风格充分表达出来,这将是我们此次赴延安采风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