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红歌> 海龙人物|海龙歌唱队:老有所为,他们把爱好越“玩”越专业
  • 海龙人物|海龙歌唱队:老有所为,他们把爱好越“玩”越专业
  • 2021-12-23 01:20:33

  • 他们或许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绚丽的技巧,却因为喜爱音乐,拿起麦克风说唱就唱……今天,小龙女要带大家认识一群因为爱唱歌而结缘的人。


    海龙街歌唱队成立于2015年3月。海龙街家综的社工告诉小龙女,歌唱队成立前,提议成立歌唱队的长者不知道该如何组建队伍,便寻求社工帮助,后来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逐渐形成歌唱队伍。发展至今,歌唱队已经有23名队员,逐渐成为社区活动表演中“挑大梁”的义工表演队。每周一上午,队员们都会集中在海龙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练习唱歌。



    队长波哥任歌唱指导


    波哥是海龙街歌唱队的队长,很多社区活动中,他都以指挥或者领唱的身份站上舞台。波哥并非促成歌唱队成立的“元老”,但他的出现给歌唱队带来了新变化。


    经过三年来的发展,海龙街歌唱队的各项制度都已慢慢完善。队员们可以民主选举队长和财务,也会定期组织生日会。“波哥来了以后,带来了一些朋友参加,也发动了不少街坊加入,他会带着大家更多地参加社区活动和公益活动,也会教大家怎么去唱歌。”社工说。


    团队定期会议(右一为波哥)。


    学习唱歌已有十年之久的波哥,在乐理知识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平时训练时,波哥也会把自己的经验教给其他基础薄弱的队员。“唱歌练习就是要练气、练声。我们通过丹田力把声音发出来,声音才是厚实的,不会沙哑。”波哥一边示范练声的方式,一边向小龙女解释乐理知识,“吸气进入丹田,就像我现在开口讲话,嘴巴不动,但是肚子是胀的,这就是丹田发声。”


    季度生日会。


    波哥告诉小龙女,他的乐理知识大多都是自己研究,偶尔也会向一些老师讨教。除了练声外,还要练气,波哥当场分享了“练气”的经验:“就像对着对面山练习一样,把声音放出来。”“练气”也有长气和长短气的区别。他把这比喻成“水龙头”:“水龙头开大一点,水就放得快,开小点,一样的水,就开久一点。”


    不过,这些练习办法,队员们大多只能在家里完成,来到练习室,就直接练习唱歌,再由波哥进行指导和纠正。“一定要多唱,不然不知道哪个发声位置适合自己。”



    唱歌最重要的是“唱意境


    海龙街歌唱队主要以合唱的方式进行,但因为队员大多为没有乐理基础的老人家,平日里也以“图开心”为目的进行练习,海龙街歌唱队并没有区分声部,而是进行大合唱。三年来,他们唱了很多歌,山歌、红歌、流行曲,甚至是粤曲都唱过。


    参加老年大学演出。


    “其实粤曲和平时唱歌只是唱法、练声位置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一定要把情感和意境练习出来。”波哥说。他认为,专业技巧固然重要,但一首歌的诠释最重要的是让观众通过歌声进入歌词里的意境。“要让他们觉得你在唱的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为了更好地诠释歌曲意境,波哥要求队员们背熟歌词。他说:“唱歌最起码要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意境是什么。如果练歌连这都不知道,怎么能唱出情感和意境。”为此,他要求队员们背熟歌词,能够将歌词朗诵200次,听200次,跟唱200次,最后再自己唱200次。“唱好一首歌始终要靠自己练习,我们也只能把经验教给你,让你少走些弯路。”



    让每个人都能独立唱一首歌


    除了参加社工组织的义演,歌唱队偶尔也会在社区开唱。波哥是增滘人,不久前,增滘摆了400多围宴席,他邀请了乐队和歌唱队几名队员前来开唱。在4000多人面前,他们完成了一次“演唱会”,唱了十来首歌曲。


    歌唱队团建活动。


    歌唱队里,每个队员的基础都不一样,有时候,练好一首歌,可能就要花一年的时间。波哥说,他的目标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够上台单独演唱一首歌曲。



    【记者 小龙女】

    【编辑 过儿】

    图片由海龙街家综提供

    【类别 原创】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