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红歌> 中国合唱离世界合唱还有多远?如何改变?
  • 中国合唱离世界合唱还有多远?如何改变?
  • 2022-02-04 19:14:07
  •         三年前听过中国排名很靠前的一位著名女指挥吴灵芬老师的一个讲座,她好像刚去日本当了评委回来,她说中国的合唱和日本的差太远了,中国最好的团比不过日本最差的团。

           还有王军指挥说,中国的合唱比欧洲的合唱差了五十年。

           当然也有人不会同意这种说法,他们可以把广州实验中学合唱团搬出来比,实验中学这次在第八届世界合唱节拿了四个金奖、一个是金奖第一,升了国旗。但是谁都知道,一个水桶的盛水量是以最短的那块板为准的,如果不在彼此相当的水平上,仅有一块板再长也没有用。

           中国合唱和世界合唱到底差了多少?这个不是数、理、化,是没有办法量化的,同时我也不是专家,学者,不是指挥,实在没有办法准确地回答。但由于身在其中十八年,看过、经历过许多也琢磨过很多,特别是这次在拉脱,有许多很深的感受,所以有了以下的想法。


    首先是对于合唱的认知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在西方,合唱是从教堂起源的,是从唱诗班开始的。在西方,所有的精神、命运主宰都是上帝,唱歌是人和上帝沟通的方式,是凡人献给上帝的虔诚和忠贞,因此合唱,那是非常神圣、圣洁、庄严的,能加入合唱团是一件非常荣光、幸福的事。

            在里加,我们的自愿者小姑娘们对我们说,里加的合唱队非常多,人人都可以加入合唱团,但好的合唱团却奇货可居,想挤进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有人要给出很多的赞助,付出很大的代价还不一定能如愿以偿。

            可在中国,除了真正热爱音乐的人,还有不少人是以这两种情况参加合唱团的:一种是儿女大了,工作轻松了,老公也经常不在家,闲得实在无聊了,想找个乐子打发时间;二是喜欢独唱,向往那些歌唱得好的人,可又找不到地方可去学,单请老师一对一教要很高的代价,于是想到了合唱团这个基本不花钱的地方。

            这样的结果是,只要学过只鳞片爪,觉得唱得不错了,就离开了;还有就是认为不好玩了(排练是很艰苦的),认为得不偿失了,不愿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微薄的团费就离开了。

             这样的结果是,潜心训练的团员很少,浮躁、好玩的团员很多;意志坚定的团员很少,走马观花的团员很多;持之以恒的团队很少,临时拼凑的团队很多;在香港有60年以上的团,在国外有上百年的团、有上百岁的团员,可在中国,能坚持20年的团、70岁以上的团员都如凤毛麟角。

            宗旨和目的不一样,技巧和发声位置都不一样,深刻知道这一点是王军老师告诉我们的。

            王军老师说:中国人的发声位置靠前,声音是横着往前送,那是因为中国人唱歌是从情歌起源的,情歌是两人面对面,所以只要对面人听得见。而西方是唱给上帝的,上帝是在天上的,所以他们的声音必须从头腔出来,往云端飘去。这就是区别之根本。


    区别之二:外国人去参加合唱比赛完全是为了来分享合唱的快乐,来享受合唱大家庭的幸福,来向别的合唱团学习。所以他(她)们会自始自终坚持,从不抱怨,从不索取。

            “爱乐”在海南邀请美国波士顿“东方”合唱团来过,邀请加拿大“爱乐”合唱团来过,前者纯粹来与我们联欢、走亲访友,后者是来参加“南方国际合唱节”,全部是自费,全部得放下工作、家庭,但没有一个有怨言。当我们主动提出要带领他们去海口旅游时,他们会婉拒,他们认为没有完成此行主要目标前,任何事情都不宜喧宾夺主。这次在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我们还看到了正在哺乳的团员,她带着自己的婴儿参赛,她可能从不会考虑这会有多么麻烦,她考虑更多的只可能是:“这个团队不能没有我。”

            可中国就不一样了,这种不一样,有时真让人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中国这次有80…多个队伍参赛,除了有不多的荣登金榜的好的团队——如广州的实验中学、天津的南开大学、香港的拔萃男声外,差的也是少数(有的团除了钦佩他们的勇气,真不知该说什么),大多数团的水准在中段。

            这处于中、下水准的团队不知他(她)们是冲什么来到这个世界合唱比赛?原以为和我们一样,完全是为着学习、观摩、甚至是朝合唱之圣来的,但后来才知道,完全不是,有的团队就是为了旅游来的,“世界合唱比赛”演成了他们欧洲游玩的一个借口。

           有些团队上午赛完,下午就开拔了,多一刻也不愿停留,因此出现了很多次在盛大的颁奖现场、当评委主席宣布到“China”时,没有任何回应,完全是令人万分尴尬的空白,原来他们这个团早就走了。

    我有一个认识已久的指挥这次也来了,他带了一个内地团,17日和我们一个组别比赛,18日颁奖时(他们是铜奖),沉寂良久,不见一个人上来,偌大的人群一片死寂,让人非常着急,给他电话,才知道他们早已到德国的法兰克富了。

    区别之三:在盛大的颁奖仪式上,每当评委主席宣布是欧洲的、或是非洲的、或是亚洲其它国家获奖时,我们听到的往往是震耳欲聋的掌声,这掌声会从圆形的场馆四面八方、天上地下响起,像潮水般要将你淹没;而只有当宣布到中国的时候,只有几乎听不见的来自某一角落的零星的掌声。


            开始我还没有想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王军老师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人家一个团获奖,来自这一个国家的、甚至这一个洲的人都会拼命鼓掌,而中国一个队获奖,鼓掌的只有自己!

    不光是不会鼓掌,不会发自内心的欣赏、高兴,反而会要嫉妒、会不服、会攻击、甚至会无中生有!如有可能他真会伸出手使劲按住你、生出脚来把你往下踹!

            这是一个多么本质的区别,人家是互相搀扶、鼓励着向上攀登,而在中国是彼此损着、伤害着往下跌,这样的状态下,中国和西方差距小得了吗?

    区别之四在于中国太过于注重合唱的形式,可以说是形式大于内容,而西方基本没有形式只有内容。

            西方的合唱团里完全没有音准问题,音质也没有问题。

    曹丁老师说过:在挪威的森林,一群伐木工在砍伐,一个开口唱,另外几个声部就会自动地跟上来。西方的重点全是在歌曲的本质上,至于穿什么服装,化什么样妆根本不用考虑。

            2010年在美国波士顿首届合唱节,十来个美国的合唱团和我们一起演出,没有一个化妆,没有一个有专门定制的服装。只有一个团有,但也就是一个黑色系列,无论穿什么,只要是黑衣、黑裤、黑领带就行。

             可是在中国,穿什么样的服装要伤透脑筋,甚至每比赛一次要作一套新服装,一次音乐会里有几次出台要换几套服装(“爱乐”团员衣柜里已挂不下十八年的演出服了);,还有化妆,自己化还不行,要请专人;新手也不行,要请资深的;画不过来宁肯早去,宁肯等着;光画脸不行,还有嘴唇、睫毛,睫毛短了也不行,要愈长愈好……

             这样晚上八点的演出,下午三点就开始折腾,折腾来折腾去,心里想的全是怎么美了,还没演出已经筋疲力尽了,哪还有心思琢磨唱的什么??怎么唱??

            还有哪些人能站上台,站在哪儿的问题,也是中国团队费尽心思的问题。外国团也全没这些问题,波士顿上台的有80来岁的老人,有推着轮椅的残疾人,这次里加有光着双脚上去的团,有各穿各的平常服装上台演出的团,一个队伍里站得高高低低,胖胖瘦瘦更是比比皆是。

            在他们那儿真正是合唱团里只有我们没有我,在他们那儿更是只有合唱没有我。她们的全部心思在集体、在合唱、在合唱表达的宗旨。而在中国的合唱里,有太多的私心,有太多的杂念,有太多的浮躁和俗想,完全作不到一件高尚的事和一个高雅的人合二为一,这、就是中、西方合唱的根本区别。

    区别之四:缺乏对五线谱的基本认知和学习

    吴灵芬,她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的现状是,全国有90%以上的合唱团依然还用简谱读谱演唱,使他们的合唱训练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使得众多中国内地合唱团演唱的音准和节奏出现问题,而这五线谱与简谱之间的差距是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与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体系形成的最大差距。” 

    在看了吴灵芬的信后,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深有同感,她写道:“在有170多个国外合唱团参加的合唱活动中,大家在一起学唱各国著名歌曲交流经验时,通用的都是五线谱,而大多数中国人却不识谱,完全无法融入通过歌声与世界各族人民交流感情的活动之中,只能在一边鼓掌傻笑。

    因此,学习五线谱,让中国人掌握一项比学会一门外语还要重要的与世界沟通的本领,应当尽早纳入国民音乐教育的小学教材之中! 吴灵芬对记者说:“五线谱与简谱的区别就是线与数字的关系,用五线谱学音乐,首先是视觉的感觉,比如二度音对应的就是线与间的距离。五线谱是世界上所有学生学习音乐首先要学习的,无论你今后是否学习音乐专业,所有学校普通小学生都在学习五线谱,而在我们的学校学习音乐,教学大纲是混乱的,有简谱的,有五线谱与简谱结合的。

    因此,学习五线谱,让中国人掌握一项比学会一门外语还要重要的与世界沟通的本领,应当尽早纳入国民音乐教育的小学教材之中! 吴灵芬对记者说:“五线谱与简谱的区别就是线与数字的关系,用五线谱学音乐,首先是视觉的感觉,比如二度音对应的就是线与间的距离。五线谱是世界上所有学生学习音乐首先要学习的,无论你今后是否学习音乐专业,所有学校普通小学生都在学习五线谱,而在我们的学校学习音乐,教学大纲是混乱的,有简谱的,有五线谱与简谱结合的。

            我一直幻想:一群淡雅的女人在认真地排练,不到开口歌唱,你绝对听不到她们的声音;一群肃穆的女人在静静的候场,没有浓妆、没有华服,只有沉浸在合唱的全部虔诚;一群女人穿梭在历史长河,用心想、用笔记,所有的见闻在垒砌她们的精神长城;更有一群女人深切地知道她们唱的什么、知道她们在作着什么,她们坚定不移但又无声无息地走向远方……

            

            到了那一天,我们和西方的合唱也许就近了!      

    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