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 我去看了《歌手》的决赛彩排
  • 我去看了《歌手》的决赛彩排
  • 2022-06-24 03:08:07
  • 联客从来没写过国内综艺/真人秀,这次破个例。托朋友的福,大灰狠有幸观摩了《歌手》最后决赛的联排。本文无图,因为不能剧透(不让带手机入场你懂)。



    - 长沙&芒果台 -


    人生第一次来到长沙,就直奔湖南广电的地盘。在这个男女老少都特别会玩儿、特别讲究娱乐和消费的城市里,芒果台的大楼和演播室,是超过橘子洲和岳麓山的,绝对的城市地标。


    走在入场的长廊,一侧是湖南台王牌节目的巨大展板,《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歌手》《神奇的孩子》连成一片,没有任何推介的文字,只有艺人和主持人的造型——正如湖南卫视在电视娱乐行业(或者用时髦的话讲,“内容行业”)的霸主地位。我和身边的当地观众攀谈,似乎大家都习以为常,闲时候弄张快乐大本营的票看个现场,各种节目见见明星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歌手》他们也常来,反倒是对我这个特地飞来观礼的“粉丝”感到惊讶。有啥好惊讶的……门口黄牛票价都卖到3000了,还只是彩排。要不是《歌手》的票不公开销售,恐怕外地来的观众会多得多。


    开场前,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姐、一个带娃的妈妈、两个大学生和一个八岁的钢琴九级的小女孩儿展开了一场八卦漫谈,从孙俪邓超开始,经过江一燕、王珞丹和一众我没听说过的名字,落在陈羽凡和白百合身上为止,深入浅出,细节掌握透彻,观点深入骨髓,我脱口而出“真是服了你们了。”大家大笑,自己也承认,娱乐行业就是靠咱们这样的八卦和粉丝支撑的么。最后我问了一圈儿大家支持谁——大姐爱李健,小朋友爱张杰,小女生爱迪玛希,而我爱林忆莲……细分群体就这样被老谋深算的湖南卫视稳稳地握在了手心。


    - “品质”与“内容” -


    有人告诉我这是《歌手》的最后一季,最后的决赛又多了一层怀旧的意义。当初立白洗衣粉赞助羽泉大战林志炫还历历在目,到今天帮唱嘉宾白百合出事,临时换成杨宗纬,就仿佛一转眼,可大灰狠(和身边的朋友们一样)已经转变了心境,从最初的对电视音乐现场制作品质的震撼、赞许和热烈地参与讨论,变成了今天似乎有些味同嚼蜡的尴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歌手》,恰好出现在了互联网时代的门槛上,洪涛和他的团队用这个五岁了的节目向人们证明,娱乐是个传统行业,这里的功夫不是互联网能随便颠覆的——尽管讽刺的是,接下来的接档音乐真人秀是微信摇一摇实时参与的,基因更加正宗的直播互动形态节目。


    但《歌手》毕竟是《歌手》,它是中国电视娱乐某种意义上的标志,它的意义不是明星,不是选题和策划,不是话题传播,甚至也不是音乐,而是“品质”二字。同事问我干嘛要去看一个彩排,我说,我其实看的不是明星(尽管也都看到了哦也),而是它的制作。《歌手》的音乐现场,制作层面不遗余力,极尽追求,从乐团配置、编曲、到音响灯光和后期包装,都代表了中国顶尖的水准。


    现场没有让我失望。即使坐在第十二排(最后一排),还是充分地感受到了电视不能充分传递的震撼。这么说吧,凡是钱能堆出来的东西,国内的综艺,特别是《歌手》,已经完全可以与任何美国的大制作叫板。看过《The Voice美国好声音》、《American Idol美国偶像》的我,也没有觉得《歌手》在灯光、音响、乐队、舞台调度、镜头和包装……这些有一丝一毫的逊色,反倒是它导演和导播的从容、熟练、灵活的时长让人惊讶。


    可是创意、表演方面,其实还有差距。舞台表演和音乐素养这些话题讨论已有太多,我这次无意间注意到的是,一半以上的歌/歌词是英文的。流行音乐是个舶来品,但《歌手》决赛舞台上的英文歌扎堆严重,太多选歌和编曲方式,透露出咱们歌手在文化上缺乏自信。决赛了,大家都在挑战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放眼望去,向西方经典致敬偏多,华语歌曲的经典似乎只有在怀旧的时候才能成为正宗。这有点儿遗憾。虽然大灰狠和小白免都是听着欧美流行音乐/摇滚乐长大的,但该说还是得说。


    - 彩排流水账&看点总结(剧透预警)-


    首先出场的是张杰,和一个小女孩儿对唱《You Raise Me Up》,之前韩国选手等已经演唱过的经典比赛型歌曲。小女孩儿音准惊人,二人对位和声,颇为动人。


    但如果拿来与林志炫相比就明显幼稚了。《The Prayer》是席琳迪翁与安德烈波切利和唱的经典老歌,特别适合林志炫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嗓。与欧洲青年新锐歌手合作,二人曼妙的和声,算是一大亮点。


    张碧晨本来邀请了白百合,临时改成杨宗纬但因为太临时了以至于人还没赶到。没见着表演。


    迪玛希和尚雯婕唱了迈克·杰克逊的串烧。说实话一般,全程高音炸裂,但缺乏起伏,舞台狭窄high不太起来,有点尴尬。


    萧敬腾狮子合唱团的《平凡之路》请来的是Lala徐佳莹和吴建豪。后者伴舞和RAP,徐佳莹有女声的重新编排。这样一首四平八稳没有起伏的作品,竟然改编得相当来劲,大家都站了起来,现场气氛很好,特别是徐佳莹的女声部分完全发挥了她的特质。很棒。


    Tia搭档刘欢老师唱了一个影视歌曲的Mashup,主要部分是《凤凰于飞》,竟唱出了音乐学院汇报演出的效果……选歌选得也太难太偏太技术流了……再加上电视音乐现场制作特有的人声巨大,伴奏声音小,导致效果有所折扣。但刘欢老师出手还是稳。听得我一脑袋汗,舒服。


    李健歌曲串烧(主体部分和西游记有关,请自行脑补)邀请了岳云鹏,成就了现场的最大爆点。小岳岳浑身都是戏,一句话没说大家已笑的前仰后合。相声演员来帮唱有一点非常完美地反脆弱:唱得好当然皆大欢喜,多才多艺,加分!唱跑调……大家觉得你特可爱……不减分……


    林忆莲和张惠妹对唱姚贝娜的《也许明天》,震撼超过谭维维。香港一姐与台湾一姐对飚。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阿妹无论多么爆发,都保留她妩媚的女人味,魅力啊。


    如果让我投票,我会给Sandy, Tia和萧敬腾(冲着徐佳莹)。


    - 写在最后 -


    今天我们在手机上、电脑上、平板上点播,反复收看迪玛希的高音,转发着动图和短视频,非线性地品味和消费着《歌手》,就像大灰狠常说的,如今“电视”已经成为了一个带有浓浓的怀旧和陌生感的奇怪词语。付费方式在变,消费场景在变,一切都在变。


    但没变的是“共鸣”,是充沛的情感在完美的编曲和制作中绽放,甚至是“想起往事黯然神伤”的刻奇。《歌手》是关于歌手的,更是关于每一个观众自己的。音乐连着我们的身体,所以无论听了多少首邓紫棋,我们还是会跟着林忆莲和张惠妹在副歌的高音里炸裂;不管是什么语言,观众还是会跟着节奏摇摆……音乐也连着我们的回忆于内心,所以李健能低吟浅唱,在飙高音的田径运动会式的音乐比赛中赢得喜爱,收割到老哥、大妈和女青年们;赵雷的城市民谣可以绕梁三日,阴魂不散地霸占好多人的车载音响……所以《歌手》会落幕,音乐永远会过时。即使是《我的滑板鞋》《普通Disco》,也能捕捉到一个人群的时代精神;如果再顺便能让这些优秀的乐手、制作人们有一个好饭碗,继续做歌,在小康里追求梦想,就更好了。


    所以《歌手》和芒果台是好样的。虽然我已经不怎么看了。

    还是要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