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 台湾文化名流龙应台在香港遭“红歌合唱”打脸
  • 台湾文化名流龙应台在香港遭“红歌合唱”打脸
  • 2022-06-22 04:34:23
  • 近来,台湾作家龙应台在港大演讲时,由一个提问引发的观众合唱《我的祖国》视频片段在内地网络被大量转发,。有人说,龙应台港大演讲现场遇观众唱红歌形成一种讽刺,亦有人认为合唱《我的祖国》不过是展现了包括港人在内的全部中国人的家国情怀。12月19日,龙应台撰文回应指,“有时候,真的,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罢了。”


    此事能够引发热议,恐怕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合唱地点是在香港,。二是龙应台女士是行走于两岸三地之间的标志性人物,但作为来自台湾的作家,演讲现场有观众唱红歌,形成了意识形态与中华情意结之间的碰撞。三是一曲红歌合唱,再次令不少国人燃起对红歌爱恨交织的记忆。而时过境迁,对于如今被多元流行文化包围的年轻人来讲,这些不乏优美旋律但歌词又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的歌曲,究竟“大河只是大河”抑或是意识形态的漩涡,值得思索。


    龙应台女士行走于两岸三地,多次在香港及内地演讲(图源:


    据报道,龙应台该场讲座在10月7日举行,12月14日在媒体上播出,这是香港大学“大学问”系列之一,讲题是“一首歌,一个时代”。当时,龙应台向台下听众提问“人生启蒙歌曲”是哪一首时,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用港式普通话说道:“我想起进大学的时候,很多师兄带我们唱的《我的祖国》。”龙应台惊讶道《我的祖国》怎么唱?台下即有观众开始唱,并渐成合唱。


    此次龙应台女士的演讲过程中,人们发现红歌在部分香港知识分子群体中也得到传唱,不禁令人感到有几分惊讶。在演讲现场回应龙应台女士的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说,《我的祖国》是人生启蒙歌曲。很多人好奇于一首红歌如何开启蒙昧,对于《我的祖国》是“启蒙歌曲”的说法存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首歌一定是周校长在大学生时代印象最为深刻的歌曲,以至于多年以后仍能脱口而出。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许多港人对祖国的家国情怀,相信这种祖国情意结成为许多生活于殖民地时代的港人和数不清的海外华人的精神底色。


    但与此同时,这些歌曲亦使人同时联想起歌曲产生的背景:那些年,是大陆许多惨烈的社会运动轰轰烈烈展开的几年——土改、镇反、肃反、,陪伴了几代人的红歌,令人们每每回忆起年轻时代,就会唱起它,成为灵魂的一块胎记。但人们不能因为这些歌曲的旋律深入人心,就可以忽略这些歌曲产生的背景,也不能忘记那段岁月给我们国家造成的深重伤害。 了解大陆在50年代人民的苦难记忆,了解那段岁月里我们国家背负的深重历史伤疤,才能了解红歌的复杂性以及红歌背后隐藏着的历史伤痛。


    因此,如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红歌都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唤起几代人的青春岁月,也令人回忆起祖国的历史伤痛;激昂的歌词、悠扬的旋律令人过耳难忘,却也令越来越多的人反思这些歌曲诞生的背景。特别对于今天的多数年轻人来讲,红歌不再作为压倒一切的文艺形式,年轻人不必用红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怀。在网络上,无论是、自由派还是新儒家都有相当数量的追随者。故有媒体将演讲中一段插曲截出,再搭配以电影《上甘岭》的镜头来作为刻意强化意识形态的宣传,恐怕难在年轻世代中有市场。


    来源: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