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 城事 | 愤怒!《黄河大合唱》被“恶搞”,冼星海后人直斥:忘本!
  • 城事 | 愤怒!《黄河大合唱》被“恶搞”,冼星海后人直斥:忘本!
  • 2021-12-28 05:11:02

  • 近日,一段恶搞《黄河大合唱》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对此,《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的后人表达了他们的愤怒和不满,许多网友也表示,这是对革命先烈的亵渎。


    《黄河大合唱》恶搞视频网上流传


    这段视频中,遭到恶搞的部分是《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的《保卫黄河》。,被表演者以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全程“恶搞”,引得台下哄笑不断。



    《黄河大合唱》创作者后人直斥“忘本”


    这段视频也被转到了一个叫做“我爱《黄河大合唱》”的微信群里,里面包括了作品创作者的后人以及诸多海内外著名歌唱家、合唱指挥家以及超级粉丝。


    冼星海祖籍番禺


    《黄河大合唱》作曲者是中国近代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代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冼星海190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船工家庭,酷爱音乐的他,刻苦钻研音乐,演奏小提琴和单簧管,享有“南国箫手”的美誉。他先后在广州岭南大学、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院”半工半读。1929年,冼星海考进法国国立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谱写的三重奏《风》成为首支在巴黎电台播出的中国人的作品。毕业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创作《救国军歌》《黄河之恋》等。后到军委会第三厅任音乐科长,,创作了《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救亡歌曲。1938 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创作《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歌曲,。


    冼星海后人


    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看到后气得一晚上没睡,她认为这种表现形式是对原作品的一种侮辱。冼妮娜直言:“我是很反对的,我父亲是用血和泪来写的这部作品,代表我们这个中华民族之魂,不朽之作。严肃的音乐可以这样的来调侃,他们来恶搞,我觉得是忘本。”


    光未然后人


    词作者光未然的儿子张安东也表示,他难以接受这种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恶搞行为,并且不可原谅:“我特别愤慨那些主办这些节目的人,他们自己的年纪不小,,但是他们却没有感觉、是麻木的,还在以一种廉价娱乐大众的这种情绪下来组织,那我觉得难以接受或者不可原谅。”


    网友热议



    《黄河大合唱》已多次遭到恶搞


    近几年,《黄河大合唱》的恶搞版成了非常火热的晚会节目,原本的合唱歌曲似乎成了小品表演。演出单位除了一些企业,还包括幼儿园、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在网上就能搜到十多段相关恶搞视频。



    实际上,这样恶搞的表演形式已经持续多年,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4月东方卫视《笑傲江湖》的一期节目。节目中参赛选手伴着《黄河大合唱》的背景音乐,做出一些夸张另类的肢体动作,当时这段表演引得现场四位评委大笑,并获得全票通过。


    (节目截图)


    是恶搞还是“艺术创新”?


    喜剧坊创办人


    广西“斗逗乐”喜剧坊,至今仍在舞台上表演这样的《黄河大合唱》,其创办人马国富认为,传统的表演方式已经吸引不了年轻受众,这样做不是恶搞,也不是诋毁经典,而是艺术创新。他表示,如果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用正常演唱的方式去指挥《黄河大合唱》,那不会有人看的。


    创作者后人


    张安东认为,马国富的说法就是在狡辩,黄河大合唱每个月都会在世界各地演出,有大量拥趸。即便为了传播,也有更好的形式。去年浙江卫视的一档娱乐节目,受众基本上是00、90后,节目里影视明星和专业人士在黄河边合唱的一段《保卫黄河》效果非常好,就令他印象深刻。


    (节目截图


    不论何时

    《黄河大合唱》都在震撼人心


    ,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一共分为八个乐章,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



    “90后”声乐教师赵一菲,曾在法国参加《黄河大合唱》的百人合唱演出。她说, 在国外的华人圈中,《黄河大合唱》有着极高的地位。不论在哪里,响起这个旋律,都令人心潮澎湃。而在音乐演出中,这首歌一般也是压轴曲目。



    “我回国也两年了,最近的一次演出是在国家大剧院,是在结尾的时候唱了保卫黄河,全场观众都跟着在唱,唱到最后也是哭了,就是那种感觉不光是那首歌曲的意义,而且还有那种现场的气势磅礴的感觉,好像就真的是黄河在怒吼啊在奔腾啊那种气势。”


    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


    学者:

    饱含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决不允许“恶搞”


    ,“恶搞黄河大合唱”,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消极的。对于饱含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决不允许“恶搞”。经典作品,传承下来的是“魂”与“神”。陈勇说,那个特殊年代诞生的旋律,在和平年代依然回响。 



    陈勇表示,这些歌曲是时代的一个吼声,是民族之声,救亡之声。我们要确确实实正视这个问题,,并且用更多方式来传播,让这些优秀作品在我们的时代依然起到精神粮食、精神支柱的作用。我们要有我们的自信,把这些歌曲在活动中不仅要大声地唱出来,更要唱响。


    来源:、《番禺人杰》